图书标签: 史学史 许冠三 历史 学术史 史学理论 史学 中国近现代学术史 研究
发表于2025-05-09
新史学九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冠三先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始致力于史学研究,1974年移席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全心投入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史学方法的研讨,揭示“多元史络分析法”的治史新途径,在史学界独树一帜。长达四十四万言的《新史学九十年》,则是其多年研究心得的总结,详析“新史学”名家的成败得失,运思深微,立论公允,为近年同类论著所少见。
许冠三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致力于史学研究,1974年起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历史学
非常好。由于个人偏好,郭翦范一卷读得很不耐烦,故不做评论。陈寅恪一章难度很大,了不起!梁启超、王国维、胡适等章也透彻,有启发。其他章节算是公允,能拿捏得这么恰当不容易。我其实是为了拿它来筛选接下来细读的书目。
评分第104页脚注4:“国维治学,因于取于东西洋汉学者甚伙。”这是很重要的观点,为什么不放入正文,而是放在脚注?作者没有深入探讨,只是罗列王国维作品中提到的汉学家。悲催的是,他将“内藤虎次郎”与“内藤湖南”当成了两个人!这其实暴露出作者对“新史学”的“新”了解是很片面的。至于作者的经史功力,似乎也并不比一般的史学史研究者深多少。
评分额,不敢说读过,同门讲解了这本书,强大的理科生的逻辑思维啊~~~琪琪威武~~~另,这本书吧,不敢说好看……嗯
评分读了一部分,还未能全部读下来,现在特别想看台湾学者刘龙心对本书的评论。
评分第104页脚注4:“国维治学,因于取于东西洋汉学者甚伙。”这是很重要的观点,为什么不放入正文,而是放在脚注?作者没有深入探讨,只是罗列王国维作品中提到的汉学家。悲催的是,他将“内藤虎次郎”与“内藤湖南”当成了两个人!这其实暴露出作者对“新史学”的“新”了解是很片面的。至于作者的经史功力,似乎也并不比一般的史学史研究者深多少。
两年前,读完许冠三这本《新史学九十年》,认为若将书名易为《新史学点将录》,如此似乎更为妥帖。至于为并非史家且对于史学无甚影响的殷海光专辟一节,以对自身史学述评为终章,并将自己和殷氏标举“史建学派”,都让人微感厌烦。 以下是因为本书引发的一些关...
评分两年前,读完许冠三这本《新史学九十年》,认为若将书名易为《新史学点将录》,如此似乎更为妥帖。至于为并非史家且对于史学无甚影响的殷海光专辟一节,以对自身史学述评为终章,并将自己和殷氏标举“史建学派”,都让人微感厌烦。 以下是因为本书引发的一些关...
评分两年前,读完许冠三这本《新史学九十年》,认为若将书名易为《新史学点将录》,如此似乎更为妥帖。至于为并非史家且对于史学无甚影响的殷海光专辟一节,以对自身史学述评为终章,并将自己和殷氏标举“史建学派”,都让人微感厌烦。 以下是因为本书引发的一些关...
评分两年前,读完许冠三这本《新史学九十年》,认为若将书名易为《新史学点将录》,如此似乎更为妥帖。至于为并非史家且对于史学无甚影响的殷海光专辟一节,以对自身史学述评为终章,并将自己和殷氏标举“史建学派”,都让人微感厌烦。 以下是因为本书引发的一些关...
评分两年前,读完许冠三这本《新史学九十年》,认为若将书名易为《新史学点将录》,如此似乎更为妥帖。至于为并非史家且对于史学无甚影响的殷海光专辟一节,以对自身史学述评为终章,并将自己和殷氏标举“史建学派”,都让人微感厌烦。 以下是因为本书引发的一些关...
新史学九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