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報學的研究,此書當為開山之作。它的最大特點是圖文互證,史料翔實,不少報刊資料賴本書得以傳播。作者態度嚴謹,廣泛收集也報學史相關的材料,精研覃思,用力彌深,使本書成為中國報學史的權威著作,成為學者和報刊文獻收案頭必備的讀物。<br>
研一的时候向这本书查找过资料。敬佩作者的精神,同时也觉得这是一本新闻史上珍贵的史料,是作为研究新闻史的人不可或缺的书籍。
評分据后记说,这是第一本由中国人编写的研究中国报刊史的着作,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端。我有些诧异,因为这开端,已是平地万丈起。相比林语堂君的《中国新闻舆论史》,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着作。没有这本书的话,林语堂的虎皮是扯不起来的。 本书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
評分距戈公振先生离世已近80年,中华之社会早是沧海桑田,报纸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变迁。如今,大多报纸与媒体或许再也无法如上个世纪20、30年代那般针砭时弊,一针见血。那曾抵过三千毛瑟枪的纸墨,终究怕也是折戟沉沙再无铿锵之势。 如此,回望往昔,尤觉珍贵。
評分研一的时候向这本书查找过资料。敬佩作者的精神,同时也觉得这是一本新闻史上珍贵的史料,是作为研究新闻史的人不可或缺的书籍。
評分距戈公振先生离世已近80年,中华之社会早是沧海桑田,报纸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变迁。如今,大多报纸与媒体或许再也无法如上个世纪20、30年代那般针砭时弊,一针见血。那曾抵过三千毛瑟枪的纸墨,终究怕也是折戟沉沙再无铿锵之势。 如此,回望往昔,尤觉珍贵。
內容其實早已經在其他的新聞史著作中看過,但要想到這是20年代寫的書,正是它奠定瞭這樣的書寫框架。最後的結論,情之所至,言必愴然。
评分雖然覺得戈公振先生的很多觀點不夠“先進”,不過,把史書寫成如此仍讓我深深感動。我看到總論都掉眼淚瞭。
评分看到是民國16年商務印書館那版。所謂報學,把從排版印刷到發行各個環節都包括瞭
评分雖然覺得戈公振先生的很多觀點不夠“先進”,不過,把史書寫成如此仍讓我深深感動。我看到總論都掉眼淚瞭。
评分感覺是本史料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