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卡波特 (Truman Capote,1924-1984)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幼年身世坎坷,11岁开始文学创作。1958年,成名作《蒂凡尼的早餐》问世,奠定了“战后一代最完美的作家”地位。1966年,代表作《冷血》出版,仅两周即登上美国畅销书榜第一位,且雄踞一年之久。这部“非虚构小说”开创了文学创作的崭新形式。
1984年8月25日,卡波特因用药过度,猝死于洛杉矶友人家中,留下这样一句话:“我是个酒鬼。我是个吸毒鬼。我是个同性恋者。我是个天才。即使如此,我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冷血》(英文:In Cold Blood)是美国作家楚门·卡波特于1966出版的小说,详述1959年一起位于堪萨斯州霍尔库姆,优渥农人赫伯特·克拉特一家遭灭门的残暴凶杀案。卡波特获悉此事后,与好友作家哈波·李决定一同前往当地进行调查。他们访问了当地居民与该案的调查人员,摘记了上千页的纪录。凶手狄克与贝利在犯案后不久被逮捕,卡波特随后耗尽六年心血著成此书。《冷血》被公认是非虚构小说鼻祖及新新闻主义先驱,同时也成了卡波特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Controversial and compelling, In Cold Blood reconstructs the murder in 1959 of a Kansas farmer, his wife and both their children. Truman Capote's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killings and subsequent investigation explores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is terrible crime and the effect it had on those involved. At the centre of his study are the amoral young killers Perry Smith and Dick Hickcock, who, vividly drawn by Capote, are shown to be reprehensible yet entirely and frighteningly human.
The book that made Capote's name, In Cold Blood is a seminal work of modern prose, a remarkable synthesis of journalistic skill and powerfully evocative narrative.
“魔戒”是托尔金对人性的洞察,而“冷血”是卡波特是对人性的悲悯。 前几天在追《魔戒》三部曲的时候,对故事中的主人公Frodo非常不理解,他除了一时冲动说“我来护送魔戒到末日火山”之外,并没有什么作为,身无长技又不聪明,还误中奸计怀疑忠诚的队友,甚至到了最后...
评分上周去沧州出差带的书是楚门.卡波特的《凶杀》,其实翻译成《冷血》可能更好一些,因为英文原名是《In Cold Blood》,从孔夫子买来的,晚上住在宾馆里,那两天正逢大风降温,屋外北风呼啸,带来黄骅港和渤海湾的咸腥味道, 我把房间里的暖气开得足足的,放满满一浴缸水,把自己...
评分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在一堂《大众传播学》的课上,授课教师李苓带我们做了个“小游戏”。 她叫了十来名同学走到教室前面,排成一排,然后在第一位同学耳边讲了一句话。再然后,一位接一位同学以”咬耳朵“的方式将这句话传递下去。当最后一位同学说出那句话的之后,李苓老师也将...
评分 评分社会新闻常常是一些小说家写作的重要素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司汤达的《红与黑》等现实主义经典名著无一不是取材于当时的新闻报道。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小说家都能够巧妙的在小说中把社会新闻素材运用恰当。远的不说,去岁久不出新作的余华出版的长篇小说《第七天...
其人隐于字后,找之不见,而无处不在。
评分a masterpiece of journalistic fiction
评分非虚构经典
评分作者剪辑组织材料的工作做得无可挑剔,文笔也精确优美,成功地营造了公路的荒凉感和围绕杀人案挥之不去的死亡气息,可惜就是因为控制得太好,缺乏生命力,离一流小说最终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评分非虚构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