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的变革

私人生活的变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阎云翔
出品人:
页数:283
译者:龚小夏
出版时间:2006-1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784648
丛书系列:中国乡村研究专著系列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社会学
  • 阎云翔
  • 乡村社会研究
  • 田野调查
  • 农村
  • 私人生活
  • 中国
  • 私人生活
  • 变革
  • 社会变迁
  • 现代生活
  • 个体自由
  • 生活方式
  • 家庭结构
  • 文化演变
  • 自我成长
  • 心理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刚刚荣获2005度“美国亚洲学会列文图书奖”。作者2000年出版的另一本专著《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则与社会网络》在学界获得很好的反响。本书可以说是上一本书,田野调查的延续。同样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结论是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

本书探究的是一个之前几乎无人触及的题目——中国乡村的私人情感和家庭生活。阎云翔70年代曾在一个东北农村当了七年农民,1989年他重回那里进行了将近十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村民的私人生活和道德世界。他的研究视野从公共领域如社会关系、家庭财产和老人的赡养,一直延伸到私人情感、性、节育和性别的选择。这个课题是极有意义的。

作者简介

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先生系著名学者张光直的学生,早年著作有《礼物的流动》,最近,他的英文专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获得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学术著作奖-列文森奖。这是为纪念美国著名汉学家列文森而设立的,每年只颁发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目录信息

总序
中文版自序
前言
导论 中国家庭模式与私人生活的研究
一、“合作社模式”与缺席的个人
二、研究私人生活的新模式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下岬村的经济体制、公众生活与社会关系
一、村干部以及国家角色的变迁
二、公共生活的起落
三、亲缘结构与社会关系
第二章 择偶:独立与浪漫的年轻一代
一、关于择偶的本土定义
二、1946-1962年:年轻一代的独立自主趋向
三、1963-1983年:集体化体制下的浪漫爱情
四、1984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发展
五、介绍型婚姻中的爱情
六、从自主到浪漫
第三章 性爱、情感及其语言艺术
一、订婚后的恋爱与婚前性关系
二、爱情的语言和姿态
三、择偶理想的变化
四、爱情的表达问题
五、择偶中的浪漫革命
第四章 两性互动以及夫妻关系重要性的增长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
二、夫妻单质亲密关系与爱情
三、家庭劳动分工与家庭决策
四、家庭内部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位
五、大家庭的民主化
六、家庭关系的结构性变化
第五章 私人空间与隐私权
一、老宅子的空间安排
二、80年代以来的装修热
三、内外之别与家庭隐私权
四、个体成员的私人空间
五、空间格局与人际关系
六、下岬村个案与隐私权观念
第六章 家庭财产与个人财产权利
一、提前分家与“从父居”的消亡
二、系列分家方式的影响
三、彩礼与遗产预支
四、彩礼支配的变化
五、新娘在彩礼交换中的角色
六、从礼物到预支的遗产
七、个人权利的上升与父权的衰落
第七章 老人赡养与孝道的衰落
一、老人的生活状况
二、虐待老人与代际冲突
三、关于代际互惠的争论
四、父母防老的措施
五、孝道的衰落
六、无效的法律与自相矛盾的意识形态
七、沉默的公众與论
八、信仰世界的倒塌
九、经济剥夺与无情的市场逻辑
第八章 人口政策与新型生育文化
一、计划生育20年
二、个人选择与生育模式
三、新型生育观的出现
四、性别因素:妻子地位上升的影响
五、社区因素:村风的作用
六、从人口控制到计划生育
结论 国家、家庭与个人
一、家庭的私人化
二、自主性、情感、欲望与无公德的个人
三、情感、欲望、消费要求
四、社会主义国家与私人生活转型的停论
五、关于国家作用的争论
六、个人的崛起与国家的关系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06年3月11日 星期六 邂逅于博雅堂书店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阎云翔著 龚小夏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乡村研究专著系列 黄宗智主编 06年1月一版一次 4,000册 30元 1948年,美国人类学家许烺光发表了他的成名作《祖荫之下...  

评分

此书在美国学术界颇受好评,我也已久仰大名,五月回国时看到有中译本,便买来一本。这次去黑龙江之前想找本书在路上打发时间,想到此书是众多以中国的村庄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社会学著作中我所知的唯一一本研究黑龙江农村的,正合我此行之意,便带上在路上看。 总的来说,此...  

评分

一、引言   对实地调查经验的高度依赖和重视,是经验研究区别于一切玄谈的最根本的标志。但对经验研究者自身而言,则似乎也同样需要警醒,经验的重要性并不代表它能自动呈现理论命题的答案。没有理论加工的“裸体”经验,虽未必没有任何意义,却很难归为学术研究。例如,人...  

评分

得到听书: 首先是择偶方式的变化,年轻一代取代了父母在自己择偶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第二,家庭关系的结构发生改变。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并且逐步取代过去的父权制度。第三,居住空间的私密化带来了隐私观念的普及。第四,传统大家庭的分家时间不断提前,彩礼金额逐步上...

评分

私人生活的变革 2007-3-8 独眼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 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去农村,却仅限于蜻蜓点水似的旅行。在几年前,我读到了阎云翔教授这本论文中的一章——“私人空间与隐私权”,那时,《私人生活的变革》刚刚发表不...  

用户评价

评分

旧的舍弃了,新的却找不着.

评分

作者基本功非常扎实。但说到观点有多独到,倒是未必。之所以在美国学界受重视,倒正是源于对中国社会认知的滞后了。比较有趣的是第八章生育行为与观念的变化……第一胎是女儿而不愿生合法二胎的现象即使在现在,也不甚流行。

评分

从农民的私人生活看国家-社会关系,也能(甚至可以说“更能”)得到不少有意思的结论。如果说集体主义促成了无公德个人的形成,那么带着这一理解去重新审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应该能获得不少新的认识。

评分

或许作者的预测过于悲观了,但这么全面的开拓性考察,包括结论等我觉得都没问题。而且私人生活领域更增加了田野调查的难度。另外作者这么敏锐于私人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他生活中一定很八卦。。。

评分

虽然是人类学based,但阎的书一直缺少灵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