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學者、散文大傢。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曾在天津中學、保定中學任教,後到北京大學任教,與季羨林、金剋木閤稱“燕園三老”。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在人民教育齣版社工作,現任人民教育齣版社特約編審,直至1997年。
張中行治學61年,上世紀80年代開始散文創作,齣版散文集《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說夢草》、《順生論》、《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與白話》、《文言津逮》、《詩詞讀寫叢話》、《佛教與中國文學》等,收錄於《張中行作品選》(八捲,共406萬字)。主編及參編的著作有《文言常識》、《文言文選讀》(三冊)、《古代散文選》(三冊)及中學通用語文教材等。
這本書其中所寫都是作者自己的有關人生的所想,所想是什麼呢?簡單也簡單,是我們有瞭生,生有沒有終極意義或價值,不知道;但有天賦的好惡,如沒理由地覺得活比死好,樂比苦好,這是命定,或說性;已定,抗不瞭,一條簡單的路,也許竟是閤理的路,就成為,順著開命的所定活下去,即本書所謂的順生。
第一分 天心
第二分 社會
第三分 己身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 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这本书让我迷茫消极了好一阵子 估计是功力太浅,在因果关系的认同下,陷入了宿命论的怪圈,虽然读了几遍,依旧没发回避
評分60篇文章娓娓道来,几乎涵盖了生活中所有的方面。告诉人们要“率性”,要“顺生”。 人从出生起,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死。人的一生就是在生与死之间不断的寻求。通俗的讲就是都有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欲望。但有欲不一定必有得,经常是有欲而不得。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必然要产生...
評分60篇文章娓娓道来,几乎涵盖了生活中所有的方面。告诉人们要“率性”,要“顺生”。 人从出生起,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死。人的一生就是在生与死之间不断的寻求。通俗的讲就是都有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欲望。但有欲不一定必有得,经常是有欲而不得。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必然要产生...
評分——《顺生论》读后感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顺生论》。总的来说,它不是一本波澜壮阔的书,相反,它平静到极致,但却不时给你以启发。古语云:文如其人。张中行先生应该也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处世的吧。 每每在临睡前阅读这本书,因为它能让你焦虑的心安静下来。 ...
評分60篇文章娓娓道来,几乎涵盖了生活中所有的方面。告诉人们要“率性”,要“顺生”。 人从出生起,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死。人的一生就是在生与死之间不断的寻求。通俗的讲就是都有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欲望。但有欲不一定必有得,经常是有欲而不得。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必然要产生...
挺實在的
评分碎碎念
评分一句孟德斯鳩的遺言重復瞭四五遍,此老真是蛋疼
评分碎碎念
评分隨便翻瞭翻,有點教科書式,不甚喜歡。不過內容很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