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入门

心理治疗入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巴史克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易之新
出版时间:2005-10
价格:36.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561432754
丛书系列:心理咨询丛书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心理治疗
  • 精神分析
  • 心理
  • 巴史克
  • 《心理治疗入门》
  • 自体心理学
  • 心理咨询
  • 心理治疗
  • 入门
  • 心理学
  • 临床
  • 咨询
  • 疗愈
  • 自我成长
  • 情绪管理
  • 行为改变
  • 心理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巴史克是美国芝加哥心理分析中心著名的训练与督导分析师,其学派背景是精神分析和自体心理学。在本书中他以16个精彩的案例诠释了什么是“心理治疗”,怎样从事“心理治疗”和为什么“心理治疗”有效。本书作者记叙了在面谈的小小空间里,一个个个案真实的生命处境,通过话语、眼神、身体语言和意义丰硕的沉默,非常有技巧地引导读者进入心理治疗的殿堂,使读者明白原来心理治疗可以是这么鲜活、容易了解。通过此书你可以了解童年与性格塑造的关系,适应能力与胜任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情感与行动的关系,自我系统与焦虑和忧郁的关系,治疗师如何处理移情,情感连接与退缩的表现,自恋型与边缘型人格、精神官能症的特点。

作者简介

巴史克(Michael Franz Basch),美国Rush医学院的精神医学教授,芝加哥心理分析中心的训练及督导分析师,也是Michael Reese医院暨医学中心的精神主治医师。

目录信息

自序 走进心理治疗的殿堂
译序 从故事了解心理治疗
序 理治疗的科学与艺术
导论 心理治疗是一种科学吗
科学的方法
卡纸练习
笛卡儿与心灵——大脑二分法的起源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科学化的努力
心理治疗的科学基础
第1章 自我形象与胜任感的寻求
艾洞怒先生:从-个出租车司机看心理治疗的六个阶段
胜任感的寻求
第2章 从做决定到自我价值感的产生
欧真豪医师:恢复适应的技巧
劳梭步太太:培养做决定的能力
第3章 什么是思考
型态配对:大脑建立秩序的过程
回馈循环与心理治疗
信息的中心地位
当代的灵魂
外在现实的错觉
潜意识思考的运作
第4章 情感是行动之钥
老乔:情感是行为的动机
小乔:婴儿的情绪表达
婴儿与成人之间的沟通
成人与婴儿的沟通
婴儿性格的形成
情感的成熟
关见奇:预防性心理治疗
婴儿期的情感调节
认知的作用
从经验中学习
借沟通来整合
第5章 自我系统和焦虑、忧郁的关系
第6章 治疗师和移情关系
第7章 情感连结与退缩
第8章 从感受中忧郁地退却
第9章 自恋型与边缘型人格
第10章 有关精神官能症的几个例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400-883-9925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会明心理官网:www.huimingcz.com

评分

这本书作为我参加的长程小组的一起读的第一本书。开始的时候这本书并没有很吸引我,作者的逻辑和语言似乎对我缺少一种吸引力,抑或是读书小组缺乏进度的要求,变得过于随意和冗长,读后忘前。。。。后来本书没有在一起读下去,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我自己继续读完了剩余的部分。...  

评分

以前,一直想做个心理方面的专家,这方面也看了不少。但是真正关于治疗入门的,这还是第一本。现在社会压力那么大,人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心理阴影,我看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帮助自己,顺便帮助别人。的确,这本书写的很专业,但是看完之后,我就没有再想到去帮助别人解决什么心理...  

评分

以前,一直想做个心理方面的专家,这方面也看了不少。但是真正关于治疗入门的,这还是第一本。现在社会压力那么大,人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心理阴影,我看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帮助自己,顺便帮助别人。的确,这本书写的很专业,但是看完之后,我就没有再想到去帮助别人解决什么心理...  

评分

以前,一直想做个心理方面的专家,这方面也看了不少。但是真正关于治疗入门的,这还是第一本。现在社会压力那么大,人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心理阴影,我看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帮助自己,顺便帮助别人。的确,这本书写的很专业,但是看完之后,我就没有再想到去帮助别人解决什么心理...  

用户评价

评分

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娓娓道来,经典至极!

评分

有点早的书,很多弗洛伊德。从理论到精神分析实践的过程讲得非常清楚,信不信他的理论另说。以后再提到弗洛伊德心中多少也有点底。感谢睡美的推荐!人名的译名真心囧,有的和发音几乎完全不一样了。

评分

后三个案例,经典。

评分

1.还在教唆“性格形成于生命的头两年”。2.一个人没生理问题只是普通焦虑作者却怀疑是有生理问题,反而导致病人的焦虑加重,引发高血压脑中风而死,作者却简单认为是由生理问题引发,还自豪的以之为例。3.不停的找寻焦虑的理由,既然承认潜意识和意识不同的运作模式,为何一定就认为是咖啡因而非其他问题共同作用而引发了焦虑?这是一种自欺的方法,让自己的行为有个看似另自己满意的解释,可是却没发现引起某个情绪、行为的心理过程可能与我们去解释这种情绪、行为的心理过程截然相反。4.不管怎样,发现精神分析是最有效分析心理问题的方法,也是最能了解自我的手段之一。在第9章和第10章我看到了自己,就像卡伦·霍妮里说出的自己一样,针针都扎的心在滴血却又令人拍手称快。5.尽管给了心理治疗师很多中肯的建议和提醒,但是很可惜,很多分析方法还是停留在早期弗洛伊德的理论之上,时代背景、每个人的背景都不同,方法会因人、因时代而变,如果错误的强加一种分析于病人的身上,病人信以为真,反倒会增添新的麻烦。6.精神分析一次完整治疗的时间长达3、4年,或许对于神经症这样的症状,少了精神分析,自然疗法(通过心理自愈),把精力投入现实生活,效果有了,而且也同时能成事。当然,前提是神经症,即还能自我控制的人。

评分

案例很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