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l modern study explains ideas beyond superficial changes. Analyzes over 150 works by masters. 121 illus.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1.此版英译不太理想,争取一年后能读德语原本(据说沃氏德文很平易);2.这本书里最大的tension,最后一章也未能弥合,即这套“基本概念”框架和阐述它所仰仗于的历史语境(15-18世纪)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似乎凌驾其上,另一方面又切实关乎具体的“风格转变”,沃氏并未给出相关解答;3.读罢越发认同潘和Wind在1925年对沃和李格尔之间的比较和判断,沃氏的长处在于从视觉层面阐发形式特征,但如何以此为基础将“概念”和“历史”/“实物”紧密结合,而不是架空历史来谈category,李格尔真的做得更为彻底(radical)、精确和动态,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李格尔刻意避免了malerisch这个时代色彩厚重的词;4.书中很多一笔带过的论断里大有乾坤,也隐约觉得对建筑的论述最扎实精彩,沃氏其他著作有待细读
评分打5星是因为不明觉厉。第一次读沃夫林大神的书,果不其然分分钟被轰成渣,全程大部分时间都是懵逼状态,偶尔觉得终于能大概懂了,然后马上继续懵逼QAQ,目前读过的德系艺术史著作,不仅仅方法论这块和英国艺术史千差万别,简直像是在学新的语言。而且这语言还非学不可,困难重重,唯有努力
评分打5星是因为不明觉厉。第一次读沃夫林大神的书,果不其然分分钟被轰成渣,全程大部分时间都是懵逼状态,偶尔觉得终于能大概懂了,然后马上继续懵逼QAQ,目前读过的德系艺术史著作,不仅仅方法论这块和英国艺术史千差万别,简直像是在学新的语言。而且这语言还非学不可,困难重重,唯有努力
评分风格学奠基之作
评分风格学奠基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