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出品人:
页数:361
译者:
出版时间:2005-9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095409
丛书系列:文学史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陈平原
  • 近代文学
  • 文学史
  • 晚清
  • 中国文学
  • 文学研究
  • 文学
  • 小说
  • 中国现代小说
  • 起点
  • 文学史
  • 现代文学
  • 小说发展
  • 20世纪文学
  • 小说起源
  • 文化背景
  • 创作特征
  • 社会现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立足于“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文学史概念,把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域外小说的刺激与启迪作为20世纪中国小说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全面考察了中国小说由古典到现代的嬗变。1897-1916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童年,但它无论是在主题模式、结构模式、文体模式抑或美学风格方面都显示出与传统小说迥然不同的特色。本书通过对小说内部结构的考察,全面展示出作为中国现代小说起点的清末民初小说由蹒跚学步到意欲高飞的历史足迹。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新版序言
第一章 新小说的诞生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节 新小说演进的动力
第三节 新小说群体的形成
第四节 新小说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起点
第二章 域外小说的刺激与启迪
第一节 开眼看世界
第二节 意译为主的时代风尚
第三节 翻译不说的实绩
第四节 接受中的误解
第三章 商品化倾向与书面化倾向
第一节 小说市场的拓展
第二节 小说这的专业化
第三节 新小说的商品化倾向
第四节 新小说的书面化倾向
第四章 由俗入睡与回雅向俗
第一节 在雅俗、新旧之彰
第二节 由俗入雅——梁启超们的救世说
第三节 回雅向俗——礼拜六满腔热情的消闲说
第四节 雅俗并存局面的初步形成
第五章 集负担与片断化
第一节 珠花式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集锦式的结构类型
第三节 短篇小说的重新崛起
第四节 盆景化与片断化
第六章 文白并存的小说文体
第一节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的消长起伏
第二节 白话小说与方言小说
第三节 古文小说与骈文小说
第四节 “别具一种资态”的译本文体
第七章 从官场到情场
第一节 “忠奸对立”模式的消解
第二节 “官民对立”模式的转化
第三节 无情的情场
第四节 三角恋爱模式的文化功能
第八章 旅游者的叙事功能
第一节 启悟主题与整体感
第二节 补史之阙与限制叙事
第三节 引游记入小说
第四节 旁观“民间疾苦”
第九章 实录、谴责与感伤
第一节 从写实与实录
第二节 从讽刺到谴责
第三节 从悲壮到哀艳
作家小传
小说年表
参考文献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讨论纪要
索引
卷后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一般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对于清末民初的小说是轻蔑的,大都略略提及,迫不及待地进入“文学革命”,进入多数人普遍期待的既是起点又是高地的鲁迅文学世界……于是,在这些的教材的普遍熏陶下,我们都热情澎湃地、异口同声地轻视甚至无视清末民初的文学,对其小说总是批...  

评分

在一般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对于清末民初的小说是轻蔑的,大都略略提及,迫不及待地进入“文学革命”,进入多数人普遍期待的既是起点又是高地的鲁迅文学世界……于是,在这些的教材的普遍熏陶下,我们都热情澎湃地、异口同声地轻视甚至无视清末民初的文学,对其小说总是批...  

评分

罗兰·巴特在著作《神话学》中分析两个交叠的符号学系统时,将含蓄意指层的神话称作是一种谈论第一级语言的第二级语言,即所谓的元语言。那么,比之文学,文学史的编纂史也有如是一种谈论文学史的元文学史,它叙述的是文学史如何生产的历史。自20世纪20年代胡适的《论五十年来...

评分

在一般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对于清末民初的小说是轻蔑的,大都略略提及,迫不及待地进入“文学革命”,进入多数人普遍期待的既是起点又是高地的鲁迅文学世界……于是,在这些的教材的普遍熏陶下,我们都热情澎湃地、异口同声地轻视甚至无视清末民初的文学,对其小说总是批...  

评分

罗兰·巴特在著作《神话学》中分析两个交叠的符号学系统时,将含蓄意指层的神话称作是一种谈论第一级语言的第二级语言,即所谓的元语言。那么,比之文学,文学史的编纂史也有如是一种谈论文学史的元文学史,它叙述的是文学史如何生产的历史。自20世纪20年代胡适的《论五十年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过这本书才终于找回最初选择这个专业的感觉。原来我对一部“有难度”的学术论述还是有感觉有想法的。

评分

毕竟还是梳理小说史,但是陈老师的立足点更多的是如何建立“史识”,因此史料的部分会少很多,但是同时也无法抓住一个研究核心来深入梳理这个时期小说的特征与价值,不过因为这次读书的原因也是寻找“史识”,没有受到史料的困惑(虽然老师的书里只提了一下《女娲石》),主要还是想学习研究方法,特别有意思的是老师在文化与文学两者间建立联系,这样可以突破许多目前理论话语,例如三角恋关系那一章。其余是钱老师说的那句:“研究时以我为主,以研究对象为主,方法上不拘泥于一家之派。”(有些困惑这个方法是否适合纯粹做理论的同学)

评分

看目录。比阿英比较单纯的外部角度多一些内部研究:旅行者的叙事功能单独一章,以及叙事结构。 另外才意识到,之前看的宋代小说研究就是把晚清小说研究推前到宋代啊……

评分

如何将晚霞伪装成朝霞的气象学隐喻。

评分

要说干货,这才都是干货呢。干得鼻腔走火、舌底生砂。衬得许子东的文革小说研究像没脱水的绸衫。另,强调把捉一时之风潮和规律是否必然走向结构主义和线性史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