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出汪曾祺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小说作品,使读者能集中体味他“京派小说”的独特艺术风韵。本书包括《复仇》、《受戒》、《异秉》、《八千岁》、《七里茶坊》、《故里三陈》等经典短篇。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等诸位先生,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解放后,曾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1962年初,调到北京京剧团当编辑。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30余部。
http://towerjoo.github.io/blog/2013/12/12/wangzengqi-novel/ 汪曾祺是我喜欢的作家。 我看的书大致分为两类,知识型和感知型,二者好的标准也当然是不同的; 知识型,自然要严谨、准确,其次才是易读易于理解,所谓干货是第一要义,叙述方法则是 其次;感知型的,大致就...
评分汪曾祺是少有的散文、小说都写得很好的作家,看过《人间草木》来读小说。汪曾祺的散文给我的感觉像明亮的水彩画,小说则是水彩动画了。不知为什么他是“京派作家”,文字里南方的气息很浓,不论什么季节都是草长莺飞的,活泼泼的。 印象比较深的有一段:“到了傍晚,文嫂抓了一...
评分前几日电视上有两个相声演员如此的调侃周杰伦说:把MTV拍到两个半小时,就是电影了。这话放在汪曾祺先生的小说上倒也合适:把散文写到一万字以上,就是小说了。 汪先生用散文话的方式写小说,多少是有些沈从文的影响。和沈从文渲染的美丽的湘西一样,汪曾祺用非常平...
评分真的很喜欢汪曾祺的文字,没有浮夸华丽的修饰词,没有生硬晦涩的咬文嚼字,用质朴的语言,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 最开始接触汪曾祺是读到语文阅读题《侯银匠》,当时就默默的把这个名字记在书上,打算高考结束后要好好的读一读。 虽然一见钟情,当时...
评分汪老头老自称是沈先生弟子,从小说来看,是有道理的。
评分过去行路的人喝水,要在水里撒一把草末,要么慢慢的吹开,要么等草末都沉淀了再喝,总之是怕太渴了喝呛着。汪先生讲故事就像草末沉底了的水,用字不刻意,故事不跌宕,但是就是在平常的叙述中把人带进生活里。让人想起来过去的大家庭,穿衣用具都不求新,不刻意装饰,只是凡事都要用好的。
评分汪曾祺:"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不能勉强。"
评分汪曾祺九十年代以高邮为背景的小说,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小说技巧的。可贵的地方恰恰在于,比起他的师父沈从文,汪曾祺是知道“怎么写小说”的。他的作品中多女性,美好的东西往往会突然断裂,而个中原因其实是自然的更迭。虽说不可逆,但却也有些悲伤色彩。
评分人情里细腻的东西 就被他这么三言两语地抠出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