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出汪曾祺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小说作品,使读者能集中体味他“京派小说”的独特艺术风韵。本书包括《复仇》、《受戒》、《异秉》、《八千岁》、《七里茶坊》、《故里三陈》等经典短篇。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等诸位先生,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解放后,曾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1962年初,调到北京京剧团当编辑。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30余部。
前几日电视上有两个相声演员如此的调侃周杰伦说:把MTV拍到两个半小时,就是电影了。这话放在汪曾祺先生的小说上倒也合适:把散文写到一万字以上,就是小说了。 汪先生用散文话的方式写小说,多少是有些沈从文的影响。和沈从文渲染的美丽的湘西一样,汪曾祺用非常平...
评分真的很喜欢汪曾祺的文字,没有浮夸华丽的修饰词,没有生硬晦涩的咬文嚼字,用质朴的语言,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 最开始接触汪曾祺是读到语文阅读题《侯银匠》,当时就默默的把这个名字记在书上,打算高考结束后要好好的读一读。 虽然一见钟情,当时...
评分读到《鸡鸭名家》,让我想起了幼年目睹杀鸭的情形。那时我大概七岁,正在二爷爷家门前和伙伴玩耍。家乡的房子总是修得很紧凑,这紧凑说得不是左右邻近,而是前后紧凑,几乎像是贴在一起的。我家就在二爷爷家前面,两家离得很近,只相隔一条不足五米的土路。我记不得那天是否是...
评分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
评分汪曾祺是少有的散文、小说都写得很好的作家,看过《人间草木》来读小说。汪曾祺的散文给我的感觉像明亮的水彩画,小说则是水彩动画了。不知为什么他是“京派作家”,文字里南方的气息很浓,不论什么季节都是草长莺飞的,活泼泼的。 印象比较深的有一段:“到了傍晚,文嫂抓了一...
强烈的画面感,语言节奏的掌控,含而不露的意蕴,淳朴的物事,蔚然大家。掩卷闭目,心犹未凉。尤其喜欢《受戒》的节奏和《异秉》的结尾。《徙》的线索很精巧。 另有一点洞见,在前言中提到:写日常之物,不可用成语,盖既成之语只有共性,未得新意。
评分喜欢咂摸语言的人永远爱戴汪曾祺
评分这本编得很棒,能看出汪曾祺笔下的变化,果真如张佳玮所说,最初也很锋利的,是后来才变得温和。这倒让我想起多年前在安妮宝贝小说里看到的一句话,大概是说,艺术到了最后,大多都是回归到简单拙朴的状态。最喜欢《徙》,而像《金冬心》里那样的嘲弄和揶揄,也很可爱。
评分汪曾祺:"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不能勉强。"
评分喜欢咂摸语言的人永远爱戴汪曾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