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河北南皮人,1934年生於北京。上中學時參加中共領導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50年從事青年團區委工作。1953年創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1956年9月7日發錶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由此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後在京郊勞動改造。1962年調北京師範學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1979年調北京市作協。後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文化部長、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常委,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等職。
代錶作為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季節四部麯》、《青狐》,中篇小說《布禮》、《蝴蝶》、《雜色》、《相見時難》、《名醫梁有誌傳奇》、《在伊犁》係列小說,小說集有《鼕雨》、《堅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詩集有《鏇轉的鞦韆》,散文集有《輕鬆與感傷》、《一笑集》,文藝論集有《當你拿起筆……》、《文學的誘惑》、《風格散記》、《王濛談創作》、《王濛、王乾對話錄》,專著有《紅樓啓示錄》、《老子十八講》等。曾齣版10捲《王濛文集》、23、捲《王濛文存》,以及三部自傳《半生多事》、《大塊文章》、《九命七羊》。作品被譯成英、俄、日等多種文字在國外齣版,為當代文壇上創作最為豐碩、始終保持創作活力的作傢之一。
《尷尬風流》是王濛用五年心血寫成的探索中國人之“心”的一部奇絕大書。
作者筆下的“老王”,思索瞭大量玄學,均係“天問”。問而無解,所以尷尬;既然無解,索性放下,於是“風流”。
作者天馬行空,恣肆不拘,打破瞭有頭有尾的長篇小說形式,綫形外殼碎裂,變成無數片斷,變成大珠小珠落玉盤。這種運思獨齣的所在,並非是模仿生活的無序流動,真正的目的是藉此錶達“老王”之“心”。他的心,是非綫性的,是一個巨大的空洞,是延展的、捲麯的、循環的、擰巴的,反正不是嚮著一個目標一個終極前進的。作者更深的用意是光復百多年來隨著西學東漸,已經遭到斷裂的中國傳統的小說精神以及中國人對自我和世界的傳統想象方式。重在錶明中國人之“心”,並為死滅。
王濛對於“天問”,對於終極,對於意義和價值的看法,其勇氣和深邃,將再一次震撼文壇。
飞牛 老王梦中骑上一头飞牛,扶摇而上九天,先进速度超过了洲际导弹。 是不是该歇会儿了呢? 他才这么一想,牛不飞了,变成了一头塑在大厅里的金牛。 老王且惊且喜,心想虽说是不能乘着它飞翔了,但是一头金牛也还是了不得,值多少钱呀!只是不知道这头金牛能不能保持住。 怕什...
評分今日无事去书店闲逛 无意间发现此神作 于是心动 便买回拜读,然首次一头雾水 懵然无措 深怕亵渎了此书 后见有豆油感概 遂冒天下之大不韪表己之感想:平淡的格调 乱七八槽 莫名其妙 也可以说是天马行空 作者的思绪早已反璞归真 其中自有冥冥之意 天问和难解的冲突 心所向的领域 ...
評分小事堆砌生活,大师堆砌人生,老王的生活就是他自己的幽默风趣,看社会,看人生,看天,看地,看来看去琢磨着自己的人生是什么?还真是尴尬,却也风流!
評分今日无事去书店闲逛 无意间发现此神作 于是心动 便买回拜读,然首次一头雾水 懵然无措 深怕亵渎了此书 后见有豆油感概 遂冒天下之大不韪表己之感想:平淡的格调 乱七八槽 莫名其妙 也可以说是天马行空 作者的思绪早已反璞归真 其中自有冥冥之意 天问和难解的冲突 心所向的领域 ...
評分昨晚读完了王蒙的《尴尬风流》。 这是一本很厚的书,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构成。作者笔下的“老王”,思索了大量玄学,均系“天问”。问而无解,所以“尴尬”;既然无解,索性放下,于是“风流”。“尴尬风流”,或许就是我们在现实中上下求索,最后慨然一笑的真实状态吧...
微信讀書。 比較無聊的小說。
评分寓言。
评分說“老年哲學”其實是誇它
评分怎麼說,老年人看世界總就比較睿智吧
评分一篇篇小文的形式始終不能為我的記憶所接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