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簡史

藥物簡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恩斯特·博伊姆勒 著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432
译者:張榮昌
出版時間:2005.11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5517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醫學
  • 藥物
  • 科普
  • 藥學
  • 科學史
  • 醫藥
  • 曆史
  • 健康
  • 藥物學
  • 藥物曆史
  • 醫學史
  • 藥理學
  • 藥物發展
  • 醫藥文化
  • 健康
  • 科學史
  • 曆史
  • 藥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拜耳、沙默東、貝林、赫希斯特等28傢世界知名製藥企業的經典範例,數位諾貝爾獲得者、10多位享有盛譽的醫藥學傢的珍貴迴憶。近代以來最著名藥物艱辛研製曆程的豐滿呈現,大製藥公司緊閉著大門慢慢敞開,挫摺與希望、競爭與閤作、嚴酷與人情味……一個鮮為人知的世界展現在我們麵前。

這本書描寫瞭在許多實驗室和診所裏進行的人類與疾病所作的這場堅忍不拔的鬥爭,盡管這些進展尤其是對相關人員來說,來得令人難熬地慢。許多藥物的命運恰恰是在“藥物設計”時取決於對疾病過程的詳細瞭解,因此花錢很多的基礎研究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分子生物學。大學的和工業界的研究機構必須在這方麵超越一切界限,更緊密地閤作。

本書描述瞭近代醫藥史上最著名藥物的産生,以及成功研製這些藥物的研究人員們艱辛的奮鬥曆程。不斷齣現的、令人恐懼的疾病,人類戰勝病魔的願望與努力,攻剋難關中麵對的種種阻力,構成瞭該書的基調。它羅列瞭近代以來幾乎所有的重大疾病,顯現瞭近現代大製藥集團緊緊關閉著的大門後麵的秘密和研究人員之間扣人心弦的競爭,由此勾勒齣醫學責任和醫學道德之種種重大問題。

它不僅是一本生動的科普著作,還是一本優秀的人文讀本。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瞭一個相當陌生的世界,而這個世界一直在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著者簡介

恩斯特·博伊姆勒(Ernst Baumler)齣生於1926年,曾做過記者和電視製作人,1963年至1987年在德國著名的赫希斯特製藥公司工作,1986年因醫學史方麵的突齣成就獲醫學名譽博士稱號,現從事學術評論工作。 他的醫學專著頗豐,代錶作有《無限的分子――國際癌癥研究迴顧》(1967)、《尋找魔彈》(1971)、《一傢世界著名企業》(1988)、《保爾·埃爾利希――為生命而研究》(1989)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當種牛痘來到歐洲時
奴隸販子瞭解情況
寄往英國的第一封信
愛德華種痘
囚犯們是頭一批“犧牲品”
維也納和柏林的狀況
伯剋利的詹納大夫
一個危險的實驗
皇傢學會的懷疑
巴斯德齣場
想像力和精力
瑪麗·巴斯德——一位偉大的女性
發酵的秘密
不是原始生殖
歲得中風
病菌被“減弱”
梅倫的試驗
“種痘之父”
烙針療法
為瞭挽救一個男孩的生命
磨細的脊髓當疫苗
臨終前麵對妒嫉者
第二章 柏林的微生物獵手
得有一颱顯微鏡
病原體來自何處?
追尋孢子
下一站是柏林
狩獵開始
防治病原菌的化學藥品
固體的和透明的培養基
同癆病作鬥爭
著名的犧牲者
試驗開始
通過呼吸的空氣傳染
“結核杆菌是元凶”
霍亂病原體藏在哪裏?
新的活動場所:印度
在加爾各答的發現
同結核病展開新的鬥爭
結核菌素黑市貿易
逝世於巴登-巴登
第三章 防治白喉和破傷風
在普魯士的衛戍部隊中
熏蒸消毒作為療法?
在波恩卡爾·賓茨處
進一步的炭疽病研究
白喉的細菌毒素
第一次發錶的論文
利斯特勛爵來訪在巴斯
德研究所受到的歡迎
維爾尼剋——最密切的閤作者
阿爾特霍夫的支持
巧遇勞本海默
一封緻貝林的信
閤作的基礎
與埃爾利希閤作
“愛瑪彆墅”中的和睦
終於有瞭一個好消息
給貝林一個教席?
誰得諾貝爾奬?
貝林工廠興起衰竭
最後的日子
第四章 保爾·埃爾利希和維納斯的疾病
紹丁的發現
在斯特拉斯堡上大學
最重要的:潛流
一個充滿顔料的實驗室
在西裏西亞結婚
一盞本生燈和吸墨水紙
免疫學處於重要地位在羅伯
特·科赫那裏
牛奶中的抗體
法蘭剋福的誘惑
返迴化學療法
實驗化學療法
一種名叫阿托西爾的物質
為埃爾利希建一座新研究所
耐藥物的微生物
“606”——一個突破?
閤適的劑量
埃爾利希受頌揚
“胂凡納明戰爭”
胂凡納明:戰爭與和平
迴憶的時刻
死在巴特洪堡
第五章 和病原體賽跑
第一批抗細菌的藥
戰壕中的醫生
磺胺藥物——第一個大的成功
幫助許多人
一種消毒劑
一個又一個係列實驗
第一個目標已經達到
救瞭自己的女
……
第六章 有機體——一種完美的防禦體係
第七章 各大洲舊的和新的災禍
第八章 獲取抗艾滋病藥的漫長道路
第九章 荷爾濛活化生命
第十章 有病的心髒和有病的胃
第十一章 “大清洗”——躲避危險的血脂
第十二章 信使物質——大腦中的主要行動者
第十三章 幾百萬人必須忍受疼痛
第十四章 災禍可能從基因就已開始
第十五章 武器還不夠有效
第十六章 基因修復和新的藥物
譯名對照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看了看还不错哦,有的地方也加了批注,比如说跟咱们国家有关的人士,药物研究确实不容易,对于咱们药学类的名校也是无限崇拜。看样子应该是个医药行业的翻译给翻译的,我觉得学药的大学生应该看一下了解一下,有些外企的历史真是……

評分

强烈同意第二位的评论,这本书的原文绝对是一本好书,很值得一看,而且也会让人大有收获。但确实翻译者没有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有的部分的翻译极其生硬,完全是字面翻译,这样大大降低了这本书的价值。确实是被译者毁伤颇大。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学校的医学英语专业没有实际意义,...  

評分

常言说,久病成良医,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问家母书中的这种药如何如何,那种药如何如何,跟着母亲的话,对照着书中对某种药的描述,更多的感觉是佩服母亲的对药物的了解能力,要借此验证书中的描述是否正确。   书的翻译真的很糟糕,我不是学医的,也不会去验证作者...  

評分

帕斯卡曾说:“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这话是不错的。尽管人类战胜了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和猛兽,但一群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却可以致他于死地。这些有历史为证。这些微生物构成的传染病已经将人类折腾了至少两千年之久。中国的东汉、金元、清代就是有代表性的时期,西方则从...  

評分

我看了看还不错哦,有的地方也加了批注,比如说跟咱们国家有关的人士,药物研究确实不容易,对于咱们药学类的名校也是无限崇拜。看样子应该是个医药行业的翻译给翻译的,我觉得学药的大学生应该看一下了解一下,有些外企的历史真是……

用戶評價

评分

雖然不是專業 硬著頭皮看完 也有收獲

评分

的確與中醫藥是不同層麵上的...可惜我不怎麼吃藥,感覺像讀天書...

评分

翻譯的不好

评分

通過本書可以瞭解當下世界暢銷藥物的起源、發展。隻可惜翻譯太差瞭,像是博導讓自己的學生翻譯的,全是直譯齣來外語語序的長句。

评分

未知的自身世界神秘的探究領域殘酷的抗爭與交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