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哲生(1966—2004)台湾高雄县冈山镇(今高雄市冈山区)人,毕业于文化大学英文系、淡江大学西洋语文研究所。文字冷静平淡,叙事手法简约节制,写作风格犹如疏离的冰山,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常蕴含深刻意义。作品往往通过儿童单纯的眼光去捕捉人类的孤独、生存困境与潜藏人们心底的沉郁情感。
曾获台湾第17、22届“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第20届“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第33届“吴浊流文学奖”小说正奖、“五四文艺奖章”小说类等等。著有小说集《静止在树上的羊》《寂寞的游戏》《秀才的手表》,中篇小说《猴子》《罗汉池》,倪亚达系列小说与台湾宝瓶文化代为出版的纪念文集《静止在:最初与最终》。
又读了一遍《木鱼》,真得喜欢。说“喜欢”,又有些残忍,毕竟我怎么可以喜欢作者在法拉里斯铜牛腹中被炙烤时发出的呻吟与哀嚎呢。 如果说我还有颜面表达我的喜欢,那或许是因为我也曾坐在讲堂的小角落,被演出中空灵清远的木鱼声所吸引。我也有尊小小的圣母像,她的额头泛着和...
评分 评分有的人,就注定这样过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寂寞的游戏》,少年人的秘密角落。我会想起《寂寞的十七岁》,然而白先勇更多体现了一种懵懂的少年心,一些混乱和恐慌。《寂寞的游戏》却更像沉到了水底,透着一种历尽千帆的视角,好像看透了些什么,才了解到...
评分对于大陆的纯文学爱好者而言,袁哲生这个名字是相当陌生的,因为此前大陆除了出版过他被当作童书销售的倪亚达系列小说之外,其余作品都尚未引进。乃至2004年《金陵晚报》在报道袁哲生自缢身亡的消息时还冠以“中国安徒生”的头衔,假如有读者凭此仅仅把他当成一位童话作家,那...
评分摸不透的哀伤
评分重读 完。写得真好,除了主篇《寂寞的游戏》袁哲生笔下每一个主人公内心深处也都是一个未长大、半长大、被生命孤寂之意象魇住了的少年。舒伯特也有哑口无言的时候。生命中的失落感与原罪般的寂寞,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吧……而主篇,一系列捉迷藏的意象是用得太棒了:司马光砸缸后救出、直面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潜水艇与阿姆斯壮的孤寂与童趣。少年人对童年消逝而产生的那种寂寞与失落感,袁哲生是把握得最为到位的一个,可惜他好像从来未曾真正从这种失落中走出来……
评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开始读这本书就能让我感觉非常沉重,他的文字总是能让我想到曾经内心极其敏感又脆弱的那个时候,难以想象一个在人前活泼开朗爱开玩笑的人,文字是这么敏感还伴有一丝诡异。
评分每个人都是在捉迷藏啊
评分2019/01/1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