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廈門大學齣版社
作者:詹石窗
出品人:
頁數:295
译者:
出版時間:2001-3
價格:19.0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561517239
叢書系列:廈門大學南強叢書
圖書標籤:
  • 道教
  • 詹石窗
  • 工具書
  • 廈大
  • 易學
  • 道教思想
  • 哲學研究
  • 傳統文化
  • 思想史
  • 道傢
  • 經學
  • 中國哲學
  • 文化研究
  • 學術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從學科交錯的視角來研究易學和道教的。近年來,有關《易經》的書齣版瞭不少,而關於道教的著述也時有問世,但將兩者聯係起來進行係統研究的高品味學術專著則尚未見之。獨特的求學曆程和敏銳的學術眼光賦於詹教授靈感,他注意到瞭這種學科夾縫並孜孜探尋,最終取得創獲。《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分三編: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之基礎、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之建立、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之衍擴,“從易學體係結構的整體把握入手,追溯瞭道教産生之前道傢學派、祖國傳統醫學與《易》之關聯。在此基礎上,從源及流,對易學象數派、義理派對道教思想的影響以及道門中人對易學基本原理的應用和發揮等問題,進行多方辨析”(見該書卿希泰先生序)。通過對易學與道教思想橫縱嚮全麵深入的考察,作者發現道教與易學的聯係是“全息”性的。詹教授對這種“全息性”的聯係進行研究無疑具有重大意義:首先,就易學研究而言,隻有結閤道教思想文化現象來研究易學史問題纔能真正弄清易學發展的脈絡;其次,就道教思想體係的研討而言,隻有聯係易學,纔能從更深廣的層次揭示道教思想體係的本質;再次,就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探究而言,隻有從易學入手,纔能理解道教科技文獻中所使用的一係列隱喻性術語,真正窺見其堂奧,從而做齣客觀周到的評價。我們認為高水準學術著作的意義不僅在於其學術成果本身,還在於她能指示讀者學術的門經。《易學和道教思想關係研究》一書告訴我們:交叉學科的夾縫裏存在著取之不盡的學術資源和許多生存發展的智慧。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的另一大特色是藉鑒瞭一些西方的研究方法。《易經》素稱難治,《道藏》中的易學典籍更是難中之難。其難度在於《易經》的卦爻符號具有象徵性,道教的經書大量藉用瞭《易經》的卦象符號並加以發揮。詹教授運用符號學的方法對《周易》卦象以及道教體係中的各種符號進行重新解釋,弄通瞭其深層的隱義,揭開瞭其神秘的麵紗。例如“坎離”,作者釋曰:“在《參同契》中,坎離成為元氣內在兩個方麵最重要的象徵符號。而日、男、火(暑)亦為陽的方麵之象徵;月、女、水(寒)則為陰的方麵之象徵。《參同契》多種象徵物的齣現,就在於要寓抽象於具體之中,以有形明無形,啓迪人們從感性積纍的材料中去認識陰陽的類彆。”(見該書第111頁)這樣的解釋突破瞭字麵意義上的理解,包含瞭更為深刻的方術蘊涵的發掘。作者在論述《周易》體係中八卦起源的問題時,則使用瞭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從人的“自我意識”方麵加以分析,超越瞭前人從“物”的方麵去尋找原因的簡單做法。總之,作者是善於引入新方法的,但這並不錶明作者丟棄瞭被證明有效的中國傳統學術方法,用功的讀者自有會心的發現。

著者簡介

詹石窗,1954年生,哲學博士,畢業於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現為廈門大學哲學係教授、宗教學研究所所長。已撰有《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等著作10餘部,發錶學術論文100多篇。現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宗教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總序

導論
一 關於易學的名義及其研究狀況
二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的必要性
三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的原則方法
上編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之基礎
第一章 易學體係之建立
一 八卦符號的緣起
二 八卦符號的排列及其嚮六十四卦的推演
三 象數、義理之分閤與易學體係的整體功能
第二章 易學體係與道傢及傳統醫學理論
一 易學與先秦道傢
二 易學與傳統醫學理論
中編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之建立
第三章 易學象數派的形成及其對早期道教的滲透
一 易學象數派的形成
二 原始符籙派道教典籍的易學內容
三 原始金丹派道教典籍對易學象數的應用
第四章 易學義理派的興起及其在道教理論發展中的作用
一 易學義理派與老莊思想
二 易學義理派對道教理論的影響
第五章 易學象數派的蔓延與道教對其模式的因襲發揮
一 易學象數派的迂迴發展
二 從道經看易學象數的思想發展軌讜
下編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之衍擴
第六章 易學體係的大變遷
一 周易圖書學的勃興
二 圖書象數大推演與義理學的道學化
第七章 道教養生學對易學的進一步應用和發揮
一 道學為道教理論體係的建立提供瞭基本的思維模式
二 易學的發展啓迪瞭道教思想的發展
三 道教的方術活動豐富瞭易學的象數語言
四 道教的玄想影響瞭易學哲理思維的發展
五 易學與道教思想相關理論研究的未盡思緒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