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李莊

發現李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四川文藝齣版社
作者:岱峻
出品人:
頁數:384 页
译者:
出版時間:2004-5
價格:29.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112272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李莊
  • 曆史
  • 民國大師
  • 知識社會學
  • 知識分子
  • 學人故事
  • 學人
  • 發現李莊
  • 李莊
  • 發現之旅
  • 文化探索
  • 地方誌
  • 曆史人文
  • 民俗風情
  • 鄉村記憶
  • 中國故事
  • 遊記散文
  • 地域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長江第一鎮,與重慶、成都、昆明並列的中國四大抗戰文化中心。  舉世矚目的人文學術重鎮,中國建築科學的搖籃。  傅斯年、陶孟和、李濟、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筆耕不轟的書案。  烽火戰亂中,同濟大學莘莘學子遮風避雨的濃陰。

著者簡介

岱峻(陳代俊),祖籍四川資陽,定居成都。1982年大學畢業,執業媒體,已退休。早年從事文學創作,20世紀末起轉入民國學術研究,著有《發現李莊》《消失的學術城》《李濟傳》《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風過華西壩:戰時教會五大學紀》等。

圖書目錄

自序 中國李莊,一段湮沒的曆史
楔子 抗戰勝利的消息傳來
第一節 夏夜梆聲
第二節 喜極而泣
第三節 梁思成與傅斯年
第四節 悲欣産集
第一章 從昆明到李莊
第一節 山重水復迢迢路
第二節 動議遷川
第三節 古鎮李莊
第四節 山坳裏的書案
第五節 安居不易
第二章 史語所與中央博物館
第一節 諤諤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九一八事件后,以中研院最高学术机构为主的学术团体,以“所”为建制,陆续迁徙。抗战期间,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就李庄,最盛时达一万两千人,就人口而言决不在多,却有着海内外各领域之精英者云集。那时候的李庄大大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乃至民家小院,四散分布着中...  

評分

1.原书2004年出版,先后两次印刷,因当时资料匮乏,本人知识浅陋,无论观点或史实皆有偏差,技术上更多谬误。此次再版,经岁月磨砺(有自我进步,经热心读者提携),错误无疑减少了; 2.限于当时的时势,编者删去了人物命运的最终交代,此次最后一章弥...  

評分

多么感怀的一幅图景;一群逃难于此的中国最优秀学者化作传说的一部分: “有一回,傅斯年说学乐殿有两块田的早谷子黄了,是他听麻雀说的。第二天,我们去学乐殿,果然看见有两块谷田,麻雀多得很。傅斯年抓年轻学人下棋: 不过借棋定神,心有别属。因而常常高举棋子而迟迟不落...  

評分

多么感怀的一幅图景;一群逃难于此的中国最优秀学者化作传说的一部分: “有一回,傅斯年说学乐殿有两块田的早谷子黄了,是他听麻雀说的。第二天,我们去学乐殿,果然看见有两块谷田,麻雀多得很。傅斯年抓年轻学人下棋: 不过借棋定神,心有别属。因而常常高举棋子而迟迟不落...  

評分

已经记不得从什么时候知道李庄了,但是一提到李庄,就感觉特别亲切,这么一个长江边的小镇,竟然在抗日战火中,庇护了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馆等等中国顶级的科研机构,使得李庄和重庆、成都、昆明并列成为战时中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这不能不承认...  

用戶評價

评分

一個知識的李莊

评分

想去李莊瞧瞧

评分

什麼時候去看一下

评分

什麼時候去看一下

评分

書稿本身並不能讓人滿意,基本是資料的簡單收集,沒什麼梳理研究,感覺資料也不夠廣和深,像報紙文章的擴充版。相比西南聯大,李莊的研究力度還是太低瞭,因此從挖掘這個題材的意義來說,還是值得贊賞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