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

野火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文汇出版社
作者:龙应台
出品人:
页数:252
译者:
出版时间:2005-8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767245
丛书系列:龙应台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龙应台
  • 杂文
  • 台湾
  • 社会
  • 思想
  • 野火集
  • 民主
  • 文化
  • 野火集
  • 散文集
  • 思想评论
  • 社会批判
  • 文化反思
  • 当代中国
  • 知识分子
  • 言论自由
  • 时代印记
  • 觉醒之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龙应台常常针对一种社会现象,一类具体事物,甚至于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给予无情的透视和直接的批评,马上让人心有戚戚焉。这些事,就发生在周围,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具体、实在、确切;而内中的缘由、涵义、影响、作用,常人似乎无所感,一经点破;立时豁然开朗。

此次重新编整后推出的《野火集》,除了保留作者当年的“野火”文字,附加了作者对此文的感言,或对当时时代背景的补充说明,或观照了对文章产生的现实意义。并邀请二十位华语文学名人如柏杨、余秋雨等,为文或追忆或评析走过“野火时代”的台湾。

作者简介

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1983年回台湾,先在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任研究员。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现定居德国法兰克福。

目录信息

纪念版序
天真女侠龙应台――走过野火时代
新的“野火”,从哪里开始?――写给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
八○年代这样走过
从“一九八四”出发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生气,没有用吗?
生了梅毒的母亲
难局
美国不是我们的家
幼稚园大学
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不一样的自由
正眼看西方
“对立”又如何?
焦急
机器人中学
我的过去在哪里?
以“沉默”为耻――为高雄市民喝彩
啊!红色!
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
自白
欧威尔的台湾?
精神崩溃的老鼠
台湾是谁的家?――啊!光复节!
容忍我的火把――与一位告密者的沟通
在“一九八四”以后
野火现象
又是公假
天罗地网
弱者,有没有说“不”的权利?
民主?理直气壮罢了!
文化的困境
野火二十年
从“当家”到“作主”
不能熄火
第三度成功
野火不尽
龙应台的启示
期待新加坡的龙应台?
直言不讳与包容同等重要
三月的杜鹃
期待“新火”相传
龙应台如何在香港放火?
一把野火烧出一片天
非线时代的线性记忆
现在,龙应台正“舍末逐本”
海外,留一星火种
检验龙时台
自由精神与文明标准
再点野火
且赋招魂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龙应台的《野火集》已经诞生20周年了。20年前的1984,被奥威尔灌注了巨大想象力的1984年,我出生了,龙应台的呼喊也开始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她锐利而充满理智的言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作为新世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心中充满了太多太多的问号。 现在的大学生还算不算得...  

评分

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这本书,每每这时就无比讨厌豆瓣的五星。 当然还是值得推荐的。不填评价等级就不能评价了么? 这本1984年发表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文字,在那个尚未解禁,将要解禁的台湾,引发了一场“运动”,而我,在2009年龙应台《目送》的读者见面会上买了《野火...  

评分

龙应台的文字,和目送中说的一样,最早吸引我的就是目送中的封底,我慢慢的 慢慢的发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一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看完了目送,相隔一年才看了这本野火集,真是篇篇短小的文字,却透露出精悍的力量,就像龙应台本人在照片上给我的感觉,不高大,不刻意...  

评分

龙应台的《野火集》已经诞生20周年了。20年前的1984,被奥威尔灌注了巨大想象力的1984年,我出生了,龙应台的呼喊也开始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她锐利而充满理智的言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作为新世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心中充满了太多太多的问号。 现在的大学生还算不算得...  

评分

读完野火集,虽然没有振聋发聩的感受——因为2013年的中国大陆类似的评论已经不少,从当下来看,野火集的理念显然不是最有见地、最尖刻、最发人深省的,但是,这一蓬野火却烧到了我的脑里。 相较于曾经在台湾现在在大陆言论界屡见不鲜的党同伐异,无论什么争论都会落点于政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们今天所追求的模式正是台湾多年前所经历过的.野火集像一部预言一样,将今日中国种种问题一一展现出来.何去何从,依然无解.

评分

真的写得很差很差,龙应台,你妈问你为什么不生气?

评分

20年后读野火,在中国,真觉得十分可笑:1984年台湾的教育、文化、政治问题竟然全部出现在当今中国。龙应台批评台湾的大学生上的是幼稚园,没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陆又何尝不是;社会的批判反思者难以得到言论自由,大陆的许多书又何尝没有删减;台湾的年青人纷纷跑去美国,大陆有能力的人才又何尝不是。还有很多对比,跟我读《一九八四》的感受一样:怎么那么像我当下生活的中国。但是,我们有奥威尔,有龙应台吗?还是被打压,送入文字狱?

评分

初看觉得震撼,现在大陆有的颇多问题原来在30年前的台湾一样存在,于是看到未来,也许有一天大陆也会像台湾一样干净、整洁、有序;临看完又觉得书中说的好多价值观早就被大家接受了,看多了居然有些反感,作者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教科书;噢,对了,30年前台湾民众普遍能接受自称中国人,短短30年,身份认知为何转变得如此之快?

评分

我们今天所追求的模式正是台湾多年前所经历过的.野火集像一部预言一样,将今日中国种种问题一一展现出来.何去何从,依然无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