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曆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著作。近年撰寫齣版瞭“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係列”四種:《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以及《帝國的惆悵》等。因在央視“百傢論壇”主講“漢代風雲人物”而為公眾所熟悉,一舉成為當前最為公眾熟知的學者和作傢。
《帝國的惆悵》的基礎內容是易中天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的“漢代人物風雲”係列講座。這本書解讀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與人性之間的衝突,滲透,帝國體製的由來去嚮,改革派的命運沉浮,得失奧妙……縱橫捭闔,妙趣橫生,發人深思。
這些鮮活的故事和生命將促使我們反省曆史,反省社會,反省人生,反省自己,於是趣味之中就有瞭智慧。
千百年来,读书人的所有惆怅,所有不得志,几乎都源于自我实现的理想与帝国体制的要求不兼容。 读书人说:“我要修齐治平”。然后愣愣地冲着心中的理想实践去了。 一门心思“胸怀天下”无暇他顾,结果做事不小心把皇帝得罪了。然后,修齐治平就被圣上的权力踩碎了。 为什么...
評分易中天这本书也就是用吴思在《潜规则》和《血酬定律》的观点来分析一些事例,当然,语言是生动形象的,易中天最擅长的就是说故事给老百姓听。
評分 評分学者的著作销量总是有限的,通常仅印行三五千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撰写的《帝国的惆怅》,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印了6次,印数多达几十万册,仅最近的这次(2006年1月)印数即为42000册。据《南方周末》2005年12月8日的一篇报道说,易中天也有“粉丝”(fans)。他们...
論述很直白,但易懂
评分還差最後一章看完,結果書丟瞭
评分考前所讀。
评分帝國的所謂三韆年曆史, 不過是三百年甚或三十年的原地踏步。
评分基本上,應該是易中天的書不怎麼樣,沒有太多的智慧包含其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