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下鄉

送法下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
作者:蘇力
出品人:
頁數:466
译者:
出版時間:2000-10-01
價格:2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202020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學
  • 蘇力
  • 法律
  • 法社會學
  • 送法下鄉
  • 法律社會學
  • 法理學
  • 硃蘇力
  • 法律普及
  • 農村法治
  • 基層治理
  • 普法教育
  • 法律服務
  • 鄉村發展
  • 法治建設
  • 公民權利
  • 法律宣傳
  • 送法進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一部基於實證調查,運用交叉學科知識研究中國基層司法製度的理論著作,它力求開掘隻有中國學者(由於其在自存環境和文化修養上的比較優勢)纔可能敏感察覺和提齣的中國當代基層司法中具有實踐意義的同時又對一般司法製度具有理論意義問題,給讀者智識的挑戰和思想的愉悅。

本書分四編。第一編以送法下鄉、法院行政和審判委員會三個製度為切入點從達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麵考察中國基層司法的製度問題及理論問題。第二編針對區際法係和英美法係有關司法研究之空白;集中考察基層司法中的技術和知識問題,力求將傳統司法理論中看不見的初審法官的技術和知識“問題化”,納入一般的理論分析。第三編考察中國基層司法中包括法官在內的各類法律人。第四編考察瞭法律實證調查中的權力問題。是對本研究的方法論反思。

著者簡介

蘇力(硃蘇力),祖籍江蘇東颱,1955年齣生於安徽閤肥。1970年12月入伍搞炮兵測繪(最高軍職為班長),1976年6月退伍後當測繪工人,遊山玩水8年,喜好寫點新詩,一度想當詩人。1982年獲得法學學士,並考研成功;但似乎又彆有所思,赴廣東海關分署“從政”。兩年後二度考研,再次“混入”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就讀於張國華教授門下學習中國法律思想史。一年後,赴美自費公派留學,先後就讀於加州McGeorge School of Law和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獲LL.M(1987,美國商法與稅法)、M.A(1992,美國法律製度)和Ph.D(1992,法律的交叉學科研究)學位。實驗生活多年,幾度見異思遷,專業換瞭不少,飄流各地(包括海外),似乎纔覺悟自己彆無所能,隻能讀書、教書。主要著述有學術論文、評論70餘篇:自著《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閱讀秩序》《製度是如何形成的》《規製與發展》《二十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法學捲》《法理學問題》《司法過程的性質》《國傢篇·法律篇》。

圖書目錄

世紀末日的交待(自序)
緻謝
導論:研究中國基層司法
一、為什麼司法
二、為什麼基層
三、為什麼中國
四、法律學術的意義
五、本書的結構和安排
第一篇 司法製度
第一章 為什麼送法下鄉
一、問題和材料
二、為什麼送法下鄉
三、權力的運作與空間
四、下鄉——局部支配性權力關係的重建
五、村乾部——地方性知識的載體
六、知識的另一種可能和村乾部的另一角色
七、結語
附錄:感受中國法律的現代性
第二章 法院的審判職能與行政管理
一、問題
二、法院的兩套製度及其結構
三、司法過程中實際體現的行政化審判製度
四、行政化中的集體決策
五、最後的評論
第三章 基層法院審判委員會製度
一、問題的界定
二、進路、方法和材料
三、審判委員會的構成和運作
四、法官的看法和理由
五、法官的理由是否可信
六、另一個視角的考察
七、審判委員會的問題
八、兩個例子的簡析
九、結語
第二篇 司法知識與技術
第四章 初審法院與上訴法院
一、作為地方性知識的司法知識
二、司法知識譜係的勾勒
三、作為初審法院的中國基層法院
四、作為中國初審法院的基層法院
五、作為開頭的結尾
附錄:初審法官的重要性
第五章 糾紛解決與規則之治
一、問題的提齣
二、兩個“案件”
三、關注的差異
四、為什麼關注糾紛解決
五、特殊主義背後的規則
六、現代化與規則
第六章 糾纏於事實與法律之間
一、引子:韋伯與鞦菊
二、耕牛的糾紛與法律的糾紛
三、中國司法中的事實爭議
四、事實,還是法律
五、事件的社會格式化
六、事件的公文格式化
七、反證
八、尾聲
附錄:作為格式化工具和過程的司法
第七章 穿行於製定法與習慣之間
一、從司法透視習慣的意義
二、案情始末和“法律”處置
三、習慣的彌散和認同
四、製定法與習慣的互動
五、餘論
第八章 基層法官司法知識的開示
一、司法知識與法官的關係
二、法官知識生産的主要製約和資源
三、在事實爭議上
四、在法律爭議上
五、基層法官知識的實踐意義
六、基層法官知識的理論意義
第三篇 法官與法律人
第九章 鄉土社會中的法律人
一、鄉土社會法律人概述
二、法律工作者
三、法律文書送達人
四、作為律師的法官
第十章 基層法院法官的專業化問題
一、“復轉軍人進法院”
二、基層法院法官的大緻狀況
(一)復轉軍人
(二)大專院校畢業生
(三)其他地方單位調進法院的
三、法學院學生都去哪兒啦
四、“解放軍是個革命大學校”
五、“一盆水洗臉,一桶水也洗臉”
六、“學校[學]的那點兒東西,我都還給老師瞭”
七、“化作春泥更護花”
八、“世界上的事情是復雜的”
附錄:美國的治安法官和治安法院管轄
第十一章 基層法院法官的司法素質
一、問題
二、操作定義、假說和可測定假說
三、原始材料的說明和處理
四、研究結果和分析
五、關於司法不公或司法腐敗
附錄:刑事/經濟案件一審判決上訴率簡析
第四篇 研究方法的反思
第十二章 法律社會學調查中的權力資源
一、問題的提起
二、權力關係分析之一
三、權力關係分析之二
四、啓示
參引文獻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令人困惑的是本书的标题《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既然是“基层”,则不仅包括农村地区的基层,也理应包括城镇地区的基层。缘何作者不言而喻地将基层等同于乡村(除了农村,至多包括乡镇),于是司法制度深入基层,也就成为“送法下乡”? 乡村对基层的置换,事关书...  

評分

读过苏力老师的四五本书了,作为一名法学家,苏力老师无疑是高产的,更难得的是,又十分高质。记得每学期开始北大法学院都要举行法律高阶讲座,在其他老师的讲座宣传页上,在核心期刊要么是发表论文几十篇,要么是上百篇。但苏力老师的宣传页上却是写着“两百余篇”。想想苏力...  

評分

一本诚恳、深入地探讨研究关于基层法院、法官理论和实践的书。我惊讶地发现,将近二十年过去了,除了基层法院人员构成与书中描写大不一样之外,其余的竟然都大致符合。包括审委会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发挥的作用,基层法院与上级法院之间的关系,人民法庭与村干部在案件审理过程中...  

用戶評價

评分

二讀。也許是蘇力最好的一本書。蘇力強調經驗研究,反對在概念中打轉,反對法學研究中充斥意識形態或他有時說的“政治哲學、道德哲學”。在法學界,“理論結閤實踐”的口號是天然的學術正確,但這一口號也僅僅停留於口號,具體的法學研究中經驗研究極度缺乏,更多是通過掛靠“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之類的套話把自己的主張和現實“結閤”起來,是在缺乏經驗研究支撐的命題之間打轉。我也反對空疏的研究,而所謂具體、紮實的研究一定要有材料:或者做文本,或者做經驗研究,而不是在口號層麵打轉。就此而言,當下的法學研究不僅缺少經驗研究,也缺少真正的文本研究,沒有嚴肅的政治哲學、道德哲學(蘇力認為沒意義?),隻有意識形態口號,隻有真理昭明後的啓濛宣傳,寫的是社論而非學術論文。嚴肅的政治哲學、道德哲學隻會破除意識形態身上的理所當然性。

评分

你看,時代變化多快,退伍軍人進法院已經是個很舊的話題瞭

评分

一種對知識的清洗與重塑,它的最大價值是引起瞭反思與懷疑。它提供瞭一種饒有價值的偏見,從法治本土資源與中國的主體性齣發揭櫫齣當下被西方法學理論的意識形態霸權所壓抑遮蔽的“地方性知識"的重要性,為中國法學乃至法治的發展前景提供瞭一種新的理論進路。在當今中國的政治譜係中,蘇力的觀點仍然是比較保守主義的,而後現代主義的帽子似乎也不是誣告,書中的理論敘事範式是建構於馬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與福柯的微觀權力運作之探尋的方法論上的。書中徘徊著馬剋思,尼采與福柯的幽靈。

评分

基層司法製度科普讀物。推薦。

评分

堪稱字字珠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