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吴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太太》、《到灯塔去》、《雅各的房间》等。
吴尔夫革新了英语语言,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奥兰多的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终于一九二八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历时四百年。奥兰多先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庭。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是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再后她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继续写作,奥兰多只能与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海船长。到故事结尾,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相比伍尔夫的其他作品,这部轻松有趣的多。它几乎隐去了伍尔夫惯用的意识流手法,故事连贯而流畅。不像阅读《海浪》那样,被碎片化的呓语逼到发疯,不断捡起丢下。《奥兰多》只花了我两个下午就酣畅地读完了。 人物设定很有意思,作者一本正经地做出为奥兰多写传记的样子,配...
评分一 记得以前看弗吉尼亚的小说时总觉得非常吃力,觉得其批评文体或是日记读起来很是顺畅。但终究下定决心该好好看看,选了本“虽算不上是伍尔夫的代表作,却是她最有魅力的作品之一”《奥兰多》。 想到《洛丽塔》那著名的开篇:“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
评分点① 沉睡变成女人后,坐船过程中 心理变化。 ② 坐船回到英国后,英国的变化。 ③ 回到庄园后: 中间过去多久?( 好吧 我知道Woolf根本没在在乎这个。。) 随从更换了?(思想还挺开放的。。) P265 没有人现出瞬间的疑惑。...
评分奥兰多不是男人,不是女人,他只是一个少年而已。 在书里,作者反复强调奥兰多有一双迷人的大长腿,这极易让人联想到小飞侠彼得潘,在奥兰多变身为女人后,他依旧穿着男性化风格明显的长裤,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性别的转换。 男人爱女人并非天经地义之事,如果伍尔芙有幸生...
评分一 记得以前看弗吉尼亚的小说时总觉得非常吃力,觉得其批评文体或是日记读起来很是顺畅。但终究下定决心该好好看看,选了本“虽算不上是伍尔夫的代表作,却是她最有魅力的作品之一”《奥兰多》。 想到《洛丽塔》那著名的开篇:“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
|147:124|
评分啊!最美丽的人类,永远轻捷,并且永远永远的孑然一身。
评分他对她说,他不知用何种语言来赞美他,他看到她,他会立即想到春天,绿草和喷涌的泉水。
评分徐徐展开的魔术画卷;不灭的身躯随世风流变而更换外形,灵魂仍能互相指认。时代精神的滑梯在高耸入云处旋了个圆圈,然后急转直下,堪破满目金粉。文学癖实乃一种无药可治的传染病,但在今时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评分梦幻的世界,遐思的人生,多变,多情,多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