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魯達(1904-1973)在拉美文學史上是繼現代主義之後崛起的偉大詩人。他的詩歌以濃烈的感情、豐富的想象,錶現瞭拉美人民爭取獨立、民主、自由的曆程,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力量。由於“他的詩作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蘇瞭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聶魯達於1971年榮獲諾貝爾文學奬。
聶魯達一生近半世紀的文學創作之中,情詩一直是他最膾炙人口的主題,也使得聶魯達的名字幾乎成為情詩的代名詞。
《二十首情詩與絕望的歌》,《船長之詩》以及《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是他最直接處理愛情主題的三本詩集。而本書《二十首情詩與絕望的歌》又是聶魯達最受歡迎且在拉丁美洲暢銷達數萬冊被譽為20世紀“情詩聖經”的詩集。
☉內容簡介: 世紀末最美的一本詩集。 《二十首情詩與絕望的歌》是聶魯達最重要的情詩作品之一,這本詩集記載瞭年輕詩人的心路 歷程,同時記錄瞭他與女人、與大自然、與世界接觸的經驗,也記錄瞭他個人的欲望、激情、寂寞、 內在疏離的情感,有憂傷的迴憶、有真情的吶喊、有情感的剖析、有深瀋的哀嘆。 這本詩集,透過詩人李宗榮溫柔細膩的筆觸翻譯,加上名插畫傢紅膠囊精美的彩圖配置,讀者 將能感受到聶魯達的詩再次在閱讀中活躍情感,詩句中情景和影像的摹寫有瞭最完美的佐配── 一個詩人陪你讀情詩,一個畫傢陪你讀情詩的真實。 ☉作者簡介: 諾貝爾獎得主聶魯達,齣生於智利中部的鄉村怕拉爾,成長於智利南部的邊境小鎮泰慕科, 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拉丁美洲詩人,他的詩作钜多,詩貌繁雜,既抒情又史詩,深受世界各地讀者 愛戴,一九二三年第一本詩集《霞光之書》齣版後立刻受到重視,二十歲時創作的第一本情詩集《二 十首情詩與絕望的歌》奠定瞭他在詩壇的地位。 另有詩集《地上的居住》、《一般之歌》、《元素頌》、《狂想集》、《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 晚年創作政治和歷史性的詩作,《船歌》即是追述一生的際遇、關於他的的飄泊、政治生涯。 聶魯達的詩作所蘊含的活力和深度仍具有強烈的爆發力,將繼續成為後世讀者取之不盡的智慧 和喜悅的泉源,在其死後二十多年仍源源不斷地提供給我們嚮麵包和水一樣的詩的質素。 ☉譯者簡介: 李宗榮,一九六八年生,擁有多次的得獎記錄,得過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蘭蔻香水情詩 首獎……曾從事學運、擔任過國會助理、記者,目前正在芝加哥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近年來以「肉 身的遺書」為主題,進行一係列探討死亡的作品,第一本即將齣版的譯作──聶魯達的詩集《二十 首情詩與絕望的歌》(大田齣版),受到各方青睞。
诗 是我一直想逃避的东西.因为以前喜欢到了酸腐的程度.现在觉得自己像一个逃脱的士兵,无颜见江东父老. 在国图书店买的,后来也没有看完,只是喜欢喜欢喜欢. 像纪念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纪念那些下着小雨的傍晚,纪念失去联系的好朋友. 推荐有心事的时候,泡杯红茶,读读聂努...
評分爱情太短,遗忘太长。他说。于是他选择用文字和诗句去记忆,记忆那段不可流转的雕刻时光。 早上整理书架上的书时,发现了聂鲁达的诗集。很早以前从舒子那里借的,《二十首情诗与绝望的歌》。他们说,这是本有关爱与欲求、绝望与救赎的诗集。于是借来,安静阅读。 现...
評分 評分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台湾的一个综艺节目,叫《今天不读书》。 看到这节目实属偶然,台湾综艺节目给我很不好的印象——肤浅无聊恶搞。但在电骡的推荐上有个名字引起我的注意:蔡康永。在台湾中央大学校庆时他是演讲嘉宾,而他正是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两代电力公司...
評分喜欢上一个人不易,忘掉一个人更属不易,聂鲁达在情诗里写下“爱情真短,遗忘太长”的哲理。也许最哀伤的诗句一定是夜深人静时的啼血呻吟,飘荡在空旷弥散的黑色中和寂寞相撕咬。诗人说,写譬如“夜镶满群星,而星星遥远地发出蓝光并且颤抖”,写“我爱她,而且有时她也爱我”...
不適閤自己
评分不適閤自己
评分“在你之前,它們本把屬於你的孤獨填滿,它們比你更習慣於我的憂傷。現在,我希望它們去說那些我想對你說的,好讓你聽見那些就像我盼望你能聽到的。”
评分love is short, forgetting is so long. 愛情太短,而遺忘太長。 馬爾剋斯在自傳裏說他可以隨口背齣聶魯達這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現在看封麵,發現也是書裏的一首詩句: 我像隧道般孤單。眾鳥飛離我, 夜以它毀滅般的侵襲籠罩我。
评分瀋師圖書館,三樓文學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