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佛學 佛教 宗教 呂澂 印度 印度佛學 佛教史 曆史
发表于2025-02-07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是作者受原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委托,在1961年開辦為期五年的佛學班上所授用的講義稿。印度的佛學思想開始流行,是在公元前5世紀,以後逐漸擴展發達起來,一直到公元10世紀大乘佛學在印度衰微,前後經曆瞭一韆五百年。在這漫長的時期裏,印度佛學的學說本身也經曆瞭好幾次大的變化:由原始佛學到新派佛學,再後又發展成大乘和小乘,大乘本身也還分初、中、晚期之分,這是很明顯的幾個階段。本稿將印度佛學分為原始佛學、新派佛學,初期大乘佛學、小乘佛學、中期大乘佛學和晚期大乘佛學六個階段,根據漢文、藏文的大量文獻,對勘巴利文三藏以及現存的有關梵文原典,按照各階段齣現的典程生後順序,說明它們各時期學說的特點和變化,對印度佛學一韆五年的曆史發展概況,基本上勾畫齣瞭一個清晰的輪廓。據整理者稱,這是我國第一部原原本本講述印度佛學史的書藉。
: B949.351/6631-4
評分繼續被掃盲。教義的辨析看到最後已經完全暈瞭,隻記下瞭基本的宗派沿革和爭論的焦點,其他的以後慢慢溫習吧。唯物主義分析開頭讀是贅疣,越讀越發現是本書特點,不乏精彩處。最後的結論部分說佛學“道德化”還有存疑,但現在很難有學者再寫齣這麼細緻紮實的同類作品瞭。
評分這應該是我大一時候反復看的一本書瞭
評分看不懂,有缺頁
評分薄薄兩百頁信息量極大,對印度佛學各派都講得極通透。此書整理的是61年的講稿,自然先要戴上帽子,但呂澂每章一段交任務似的唯物史觀分析,竟也深得馬剋思精髓,分析起佛學各階段的印度社會和政治,竟然也提齣不少創見。唯獨可惜呂先生絕世英纔,集大成而立新學,卻被政治環境所縛,此後再無一部著作。
P34,阿育王的两个时间为-368和-330,明显是输入或记录错误,应该更正为-268和-230。 吕澂先生不至于犯这种小错误,因为前一页还提到亚历山大的历史时间。 印度的历史需要古希腊和法显、玄奘的记录来考证。
評分P34,阿育王的两个时间为-368和-330,明显是输入或记录错误,应该更正为-268和-230。 吕澂先生不至于犯这种小错误,因为前一页还提到亚历山大的历史时间。 印度的历史需要古希腊和法显、玄奘的记录来考证。
評分此书读过有一段时间了,正是我开始对佛学感兴趣的时候看的,此书不建议刚对佛教感兴趣的人看。主要问题如下: 1、虽然从行文之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专业研究了得,但可阅读性不强,尤其对初接触者。 2、作者从马列主义的视角去评判宗教,这本身是有问题的,也是书中最大的败笔,如...
評分P34,阿育王的两个时间为-368和-330,明显是输入或记录错误,应该更正为-268和-230。 吕澂先生不至于犯这种小错误,因为前一页还提到亚历山大的历史时间。 印度的历史需要古希腊和法显、玄奘的记录来考证。
評分P34,阿育王的两个时间为-368和-330,明显是输入或记录错误,应该更正为-268和-230。 吕澂先生不至于犯这种小错误,因为前一页还提到亚历山大的历史时间。 印度的历史需要古希腊和法显、玄奘的记录来考证。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