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曆史》是研究經學的重要入門書,對研究古代文學、曆史、哲學等,也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中國經學起自西漢初年,綿延二韆多年,各種著作,汗牛充棟,然而卻缺乏嚴整、係統的經學通史。清末經今文學傢皮锡瑞所著的《經學曆史》因此顯得格外珍貴。此書對經學及其曆史作瞭簡要、清楚的介紹與評價,內容涉及經學史中的重要典籍、各種流派和代錶人物。現代經學史傢周予同先生又為此書作瞭詳細、精當的注釋,舉凡典籍、人物、典章製度、生詞僻義,均一一引徵文獻、詳加闡發,為原書增色不少。
皮先生,名锡瑞,字鹿門,一字麓雲,湖南善化人。清末經今文學派人物,敬仰西漢《尚書》今文學大師伏生,屬所居曰師伏堂。(以上據周予同序)
生清道光三十年庚戌十一月十四日(1850-12-17),父鶴泉,乃長子。仕途不順,於是著述,教學。卒光緒三十四年戊申二月初四日(1908-3-6)。(以上據皮名舉《皮鹿門先生傳略》)
《序言》周予同 經學的三大派: 西漢今文學:以孔子為政治家,微言大義,功利、狂妄 東漢古文學:以孔子為史學家,名物訓詁,考證、繁瑣 宋學/理學:以孔子為哲學家,文以載道,玄想、空疏 經學史的重要性和分類:經學已死,經學史方生 皮錫瑞今文,章太炎古文 本書有價值但不...
評分皮锡瑞《经学历史》可谓是“经学之导言”,如欲了解儒家经典,此书是基础,亦极为重要。 经学在成为一门学问可追溯到西汉初年,自此后世对经典的注释、注疏、阐述可谓汗牛充栋,对经学的研究因立场不同,研究方法相异而略分为三大派:西汉今文学(偏重微言大义)、东汉古文学(...
評分一天一章,十天读完。极好的入门读物。书名为《经学历史》,也可见经学变为史学的消息。或谓此书非经学史,即就皮氏主今文经学而言,然而此书也非纯粹的经学。晚清今古文学者,已多平情之论,不尽拘门户之见,如皮氏所谓“学求心得,勿争门户”是也。周予同先生注释则为...
評分今日读罢《经学历史》。 十月以降,所读但此一书者,惰也。 七月份问蔡蒙学长经学入门应读什么书,学长便推荐了鹿门先生的《经学历史》,周予同的注释本。薄薄一小册,蓝皮右翻,竟读了很久。期间还借读它的力气,作《两汉经学师承考》四万言,向侯婕师姐致敬,自知弗如。 作了...
評分一天一章,十天读完。极好的入门读物。书名为《经学历史》,也可见经学变为史学的消息。或谓此书非经学史,即就皮氏主今文经学而言,然而此书也非纯粹的经学。晚清今古文学者,已多平情之论,不尽拘门户之见,如皮氏所谓“学求心得,勿争门户”是也。周予同先生注释则为...
隻第八“經學變古時代”最為難解,注釋也越看越糊塗。其他都還好。處處可見作者經今文學傢立場~啃完學術史再來讀經學史的先後順序應該是對的,有漸漸開竅的感覺瞭。現在的問題在於如何明確自己的立場……
评分極精當
评分皮锡瑞隻知尊孔,比康有為托古改製還要拘執。不過似乎這是目前最好的經學串講讀物瞭……周予同的講義裏也首推本書。周在注釋裏的吐槽是本書一大看點。
评分注釋相當仔細,故此列入此係列,但次書原不是為注釋而寫,初學者看瞭注釋反而更無頭緒,是周公注釋之苦心亦有添足之處。第一遍宜看白文,實在看不懂再看注釋。隻有讀完十三經注疏後,想深入通經,再來仔細研究注釋比較好些。
评分必讀!必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