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部分,共150篇作品,主要是散文,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怀念萧珊》等。
巴金,四川成都人。二十年代末开始创作《灭亡》《新生》等长篇小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文革”后创作的近五十万字的《随想录》,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引起强烈反响,曾先后获意大利“但丁奖”和法国荣誉勋章。
这是我去年写的读后感 今天在图书馆偶然间发现了巴金老先生的《随想录》合订本,这是非常难得的,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是节选本,并且还很贵,而这本三联1987版的书确只有8.8元,所以赶紧借来一看了。并决定从今天起把一位知识分子的良心展现于大家面前,也把自己的一些胡思乱想...
评分早就从图书馆借了巴老的《随想录》,一直没有去翻 曾在不同场合听人谈论过这本堪称知识分子良心的巨著,那个时候因为对那段历史的不了解,所以也就只是人家说什么么就是什么。 上周跟师兄瞎扯淡时候谈到为什么国内很少反思那段狂热、荒谬的十年浩劫的作品、思...
评分“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评分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他的《随想录》中,有人看到的是他金子般的品质,我则看到了他一颗爱人的心。他的作品中自然少不了爱情,可他的生活中永远只有一个女人——萧珊,有着一双美丽大眼睛的萧珊!无论她是生是死,巴金的身边就永远只给她留着一个位置...
评分--转部分文字,写出了我的心声。作者名字不转了,见谅。 在十年文革以后,谁曾站起来承担过一丝责任?中国文人 固然没有,他们重新出山以后,除了哭诉奴才的委屈外,根本不懂得反省。那些非 文人呢?那些直接的责任者呢?又有谁反省过?我不是不懂得文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没...
《随想录》最为珍贵的一点,是其借助于“说真话的勇气”所展现出来的对于自我的深刻真诚的反思,和对反封建和人道主义的一贯强调。“伤痕文学”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只完成了情感的疗救,却未完成自我反思。不踏上自我批判的道路,“记住历史的教训”不过是空话。许子东在对于文革小说的解读中指出过这种书写和记忆恰是对历史的“遗忘”。放置在历史语境中,巴金自是难能可贵,却正说明了“遗忘”的普遍。他一再讲述自己当初的盲信愚昧,对于自己写过站队文章,甚至批评朋友的文章而羞愧反思。这样的事情在一个政治动乱的年代太过常见。我们往往因事物的“常见”而忽视了个体的责任,所谓“法不责众”。但如自由的原则只能为自由而被限制一样,真正的原则性的东西是不能因为所谓的历史环境而扭曲的。犯错就改,就认。辩解是最为苍白而恶心的行为。
评分巴金先生,中国良心,当之无愧。
评分巴金先生,中国良心,当之无愧。
评分只有思想性 时代意义 没有文学性
评分《随想录》最为珍贵的一点,是其借助于“说真话的勇气”所展现出来的对于自我的深刻真诚的反思,和对反封建和人道主义的一贯强调。“伤痕文学”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只完成了情感的疗救,却未完成自我反思。不踏上自我批判的道路,“记住历史的教训”不过是空话。许子东在对于文革小说的解读中指出过这种书写和记忆恰是对历史的“遗忘”。放置在历史语境中,巴金自是难能可贵,却正说明了“遗忘”的普遍。他一再讲述自己当初的盲信愚昧,对于自己写过站队文章,甚至批评朋友的文章而羞愧反思。这样的事情在一个政治动乱的年代太过常见。我们往往因事物的“常见”而忽视了个体的责任,所谓“法不责众”。但如自由的原则只能为自由而被限制一样,真正的原则性的东西是不能因为所谓的历史环境而扭曲的。犯错就改,就认。辩解是最为苍白而恶心的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