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巴金 随笔 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 近代 散文 中国现当代作家
发表于2025-02-23
随想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部分,共150篇作品,主要是散文,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怀念萧珊》等。
巴金,四川成都人。二十年代末开始创作《灭亡》《新生》等长篇小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文革”后创作的近五十万字的《随想录》,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引起强烈反响,曾先后获意大利“但丁奖”和法国荣誉勋章。
只有思想性 时代意义 没有文学性
评分见语文摘抄124。
评分几乎都离不开那十年,始终很沉重,也很有分量。
评分破破旧旧的,破破久久的。
评分《随想录》最为珍贵的一点,是其借助于“说真话的勇气”所展现出来的对于自我的深刻真诚的反思,和对反封建和人道主义的一贯强调。“伤痕文学”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只完成了情感的疗救,却未完成自我反思。不踏上自我批判的道路,“记住历史的教训”不过是空话。许子东在对于文革小说的解读中指出过这种书写和记忆恰是对历史的“遗忘”。放置在历史语境中,巴金自是难能可贵,却正说明了“遗忘”的普遍。他一再讲述自己当初的盲信愚昧,对于自己写过站队文章,甚至批评朋友的文章而羞愧反思。这样的事情在一个政治动乱的年代太过常见。我们往往因事物的“常见”而忽视了个体的责任,所谓“法不责众”。但如自由的原则只能为自由而被限制一样,真正的原则性的东西是不能因为所谓的历史环境而扭曲的。犯错就改,就认。辩解是最为苍白而恶心的行为。
正所谓文如其人,巴金的《随想录》处处透着他耿直与善良的好意,即使是说理,也十分本份诚恳。 七十五岁的老人,经历了劫难,历尽沧桑。这份善良与诚恳,应是早年性格使然。 文章大都写于文革后的七九年,如今又二十八载。今天读来,言辞不免有些老套,绝不能与新生代如韩寒...
评分这本书其实是巴金先生在文革后的几册随笔,散文的综合的集子;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巴金全集》的第十六卷,收录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 我读完了《随想录》,《探索集》读了一半。 最初接触随想录,是读中学的时候,现在回忆起...
评分——悼巴金并纪念鲁迅逝世六十九周年 一 巴金第一次出现在鲁迅笔下是在1934年10月6日。那天的鲁迅日记中说:“夜公饯巴金于南京路饭店,与保宗同去,全席八人。” 这个“公饯”的饭局是《文学》月刊社为巴金赴日而设,本身没什么重要,也不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见面。此前...
评分早就从图书馆借了巴老的《随想录》,一直没有去翻 曾在不同场合听人谈论过这本堪称知识分子良心的巨著,那个时候因为对那段历史的不了解,所以也就只是人家说什么么就是什么。 上周跟师兄瞎扯淡时候谈到为什么国内很少反思那段狂热、荒谬的十年浩劫的作品、思...
评分这本书其实是巴金先生在文革后的几册随笔,散文的综合的集子;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巴金全集》的第十六卷,收录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 我读完了《随想录》,《探索集》读了一半。 最初接触随想录,是读中学的时候,现在回忆起...
随想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