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的河床演變

黃河口的河床演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鐵道齣版社
作者:尹學良
出品人:
頁數:259
译者:
出版時間:1996-01
價格:29.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302501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黃河口
  • 河床演變
  • 地貌學
  • 水文地質
  • 海岸動力學
  • 沉積學
  • 黃河三角洲
  • 河口海岸
  • 工程地質
  • 環境地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 容 簡 介

本書以野外實測所獲得的調查研究資料為基礎,輔以數學計算和試驗

資料,並結閤幾十年來黃河口的各次大型變遷,以及整治、開發利用的實踐

經驗,全麵係統地研究瞭黃河口的河道演變史及其特徵,河道的形成、發

展、整治、開發等問題。

全書分為三部分,共17章。資料翔實,內容豐富。可作為航運、水利、地

理地貌、河口、海岸等專業工作者在河床演變、河道整治的研究、規劃、設

計、教學等方麵的參考藉鑒。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尹學良,1924年生,

廣西武鳴縣人,壯族,教授

級高級工程師。1950年畢

業於廣西大學。先任職於

水利部水文局,後轉中國

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工

作。全力研究黃河的演變

與治理,重視研究工程對

河道的作用、影響。廣泛研

究國內外河性與黃河相似

和相反的河流。重視現場

觀測實驗研究、室內模型、

水槽試驗及數學模擬等。

先後齣版瞭《官廳水庫建

成後永定河下遊的河道演

變》、《黃河下遊的河性》、

《河床演變河道整治論文

集》等專著。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現代黃河口的變遷
第一節 黃河口的改道史
第二節 流路活動區域
第三節 造陸、河長變化及改道頻率
第四節 河道平麵變遷,河長、水位變化
第五節 小結
第二章 1953年黃河口的大型並汊改造
第一節1953年7月前黃河口河道的情況
第二節 小口子並汊
第三節 小口子並汊後河口地區來水來沙情況
第四節 並汊後小口子附近河道的情況
第五節 並汊後小口子以下河道的變化
第六節 並汊後小口子以上河道的變化
第七節 小口子並汊性質和作用的討論
第八節 小結
第三章 1960年黃河口的破壞性劫奪改道
第一節1960年改道的形勢和成因
第二節 改道後來水來沙情況
第三節 改道後四號樁附近及上遊河道的變化
第四節 改道後下遊河道的變化
第五節1963年底的神仙溝
第六節 岔河劫奪改道的作用和影響
第七節 小結
第四章 1964年黃河口的防淩扒堤改道
第一節 改道的原因和形勢
第二節 改道後來水來沙情況
第三節 改道後羅傢屋子以上河道的變化
第四節 改道後羅傢屋子以下的變化
第五節 1967~1968年關於河口改道的爭論
第六節 1969年到1975年的河道變化
第七節 十年不淤的黃河口斷麵
第八節 小結
第五章 1976年黃河口的人工改道
第一節 改道的形勢和原因
第二節 來水來沙情況
第三節 改道後西河口以上河道的變化
第四節 改道後西河口以下河道的變化
第五節 1981年洪水的衝淤情況
第六節 1982―1987年河道演變概況
第七節 小結
第六章 50年代以來黃河口大型變遷的綜述
第一節 河口概況和水沙條件
第二節 幾次大型變遷的概況
第三節 取得的經驗教訓
第二部分
第七章 黃河口河道的形成、發展
第一節 改道後河床的衝刷和縱剖麵變化
第二節 沙嘴的形成、發展及蝕退
第三節 河道斷麵的形成
第四節 河綫的變化與河長的變化
第五節 河道演變的階段性
第六節 小結
第八章 黃河口海域輸沙和M2分潮計算
第一節 黃河口治理與渤海海域輸沙問題
第二節 黃河口淤積變化與潮流速的變化
第三節 M分潮數值計算
第四節 小結
第九章 近口河道衝淤變形特性
第一節 水流過程變化引起衝淤變化
第二節 河口變遷引起衝淤變化
第三節 河道衝淤關係
第四節 塑造河口形勢的因素
第十章 流域水沙變化對黃河口演變的影響
第一節 河口來水來沙條件的形成
第二節 河口來水來沙條件變化的可能方式
第三節 來水來沙條件對河口演變的影響
第四節 水沙變化引起河口變化的計算分析
第五節 小結
第十一章 河口演變對黃河下遊河道的影響
第一節 河口突發變遷對黃河下遊河道的影響
第二節 有資料記錄以來黃河下遊縱剖麵的變化
第三節 對黃河縱剖麵長期演變的認識
第四節 河床縱剖麵形成概論及黃河持續淤積的原因
第五節 小結
第十二章 黃河口河道淤積、延伸、改道計算
第一節 緣起
第二節 計算方法
第三節 邊界條件及計算過程
第四節 計算成果及討論
第五節 小結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1968年釣口河的情況及其使用問題
第一節 羅傢屋子以下釣口河的概況
第二節 1967年9月洪水位特高問題
第三節1968年羅傢屋子的水位特徵
第四節1968年河道與1963年底神仙溝河道的比較
第五節 從河道演變特點看1968年的釣口河
第六節 釣口河的海域條件和清水溝的比較
第七節 小結
第十四章 穩定黃河口在清水溝及其以南40~50年的研究
第一節 黃河口的一般特性
第二節 清水溝的演變情況和以前對行水年限的估算
第三節 清水溝行水年限的估算
第四節 改造河道特性以延長清水溝行水年限
第五節 小結
第十五章 改造河性延長近口河道的使用年限
第一節 改造河性的河床演變學原理
第二節 改造近口河道的目的及途徑
第三節 改造河口形勢的方法
第四節 改造河口的計算驗證
第五節 小結
第十六章 黃河口三角洲的治理與開發
第一節 治理的目的與要求
第二節 治理黃河口的各種設想
第三節 改造河口,逐漸過渡到根治黃河
第四節 三角洲的開發治理
第十七章 近期內根治黃河
第一節 河口問題
第二節 黃河下遊河道的問題
第三節 上遊攔沙問題
第四節 小結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