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生都同莫斯科有著不解之緣。
30歲的毛澤東入選中央局,得益於共産國際代錶馬林的賞識;然而從莫斯科迴來的政治局領導人之一的張聞天到蘇區一年半竟然從沒想到要瞭解一下毛澤東有什麼本領;俄國人把毛澤東視為“亞洲的鐵托”,斯大林、莫洛托夫竟然當麵批評毛澤東,毛澤東氣憤地迴憶說:“我在鼻子裏笑他們,一聲都不吭……”;赫魯曉夫秘密報告披露驚人內幕,斯大林一夜之間威信掃地,毛澤東錶示中國不能摘斯大林的像;赫魯曉夫傳話過來:如果你們要斯大林,我們可以把他的屍體搬到你們北京去;毛澤東決定轉入反攻,不怕分裂,來一個“大鬧天宮”;邊界衝突忍無可忍,大戰來臨,林彪差點下令炸掉密雲庫……
本書根據大量有關中蘇檔案和親曆者的迴憶,按曆史發展的順序,對涉及到毛澤東與莫斯科關係的曆次重大事件以及毛澤東性格和處事特點作瞭引人入勝的描述。文中所及中共曆史上許多事件的來龍去脈和背景都是鮮為人知的。當這些觸目驚心又“似曾相識”的曆史捲展現在眼前時,我們不得不驚嘆曆史的確比我們想象的要豐富得多,復雜得多。
楊奎鬆1953年的10月份齣生,重慶人,曆任中共中央黨校編輯,中國人民大學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現在還在擔任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嚮是中華民國史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最主要的代錶作是《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以及《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等等。
10月21日 读《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老是会走神,会穿越到历史中的某一个细节去。——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要了解毛的思维和行为,仅仅从残暴、言而无信、狡诈、权谋一类的来说,怕还是点不到点子上。最好还是随着他的阅读兴趣,去好好研究一番中国历史,方更能理解...
評分这本书让我弄清楚了几个问题,一是博古、王明怎么“突然”成为党的领袖的;二是备战备荒究竟备的什么战;三是朝鲜战争的决策过程;四是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在世界共运史上的地位。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毛后期为什么要发动反右和文革。 毛的思想概括起来就...
評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陆在历史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近代史这个比较敏感的地方,禁区也在不断的被打破,这是一个令人值得高兴的现象。但是,现代史的研究则是进展缓慢。原因有很多,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档案资料的缺乏,根据我国现行的《保密法》...
評分沒有蘇聯的乾涉,中國的政局或許會完全不一樣。重慶和談就是因為蘇聯“不許革命、共同抗日”的態度,皖南事變後不還擊是因為蘇聯;目前若即若離的新疆,過去有蘇聯煽動的影子;中印戰爭中錶現與勝者不符的畏首畏腳,有蘇聯“和平過渡”理論的壓力;甚至大躍進提齣的15年超過美國,最初也是從蘇聯人口中聽迴來的。
评分楊奎鬆的書名與每章的章節名都透露著一股濃濃的地攤文學氣息,可是內容卻意外的有料。
评分2018—NO.9 這本書的題目確實很像道聽途說的街頭文學。但是從第一章探討早期毛與莫斯科的關係到赫魯曉夫與毛的恩怨,你就能發現這本書的真正價值。楊這本書最常見的寫作套路是:先把傳統觀點寫齣來,分析傳統觀點産生的邏輯和相關材料,然後再指齣其中的問題加以批駁,最後很自然的得齣自己的觀點。楊的很多材料來自中共官方的素材,但是卻不存在特彆政治化的曆史敘述。
评分看過中蘇恩怨,可推中朝關係,估計三世不會老謀深算到聯美抗華。。。
评分感覺史料翔實,至於立論麼,大體還算中正吧。。。很多爬梳裏見齣新想法,讀起來不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