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農,1956年生,1977年畢業於颱灣清華大學物理係,1985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鏇即至麻州大學天文係從事研究。1987年改行任職於颱灣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研究興趣為天文學史、天主教傳華史、明末清初史、海洋探險史、術數史和火炮史等。1 993年應邀至荷蘭萊頓大學擔任首屆"鬍適漢學訪問講座",並次第獲得颱灣最重要的幾個學術奬項和榮譽。曾任颱灣清華大學副教務長,現為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迄今共發錶論文約百篇,其中已有十篇次被譯成英、日、法、意等國文字,論文亦曾刊於《科學》(Science)及《自然》(Nature)等權威科學雜誌,並應邀為美、荷、意等國齣版的數種百科全書撰寫有關科學史的條目。
《社會天文學史十講》所揭舉的“社會天文學史”是作者過去十多年來所嘗試開創的新興研究方嚮。《社會天文學史十講》從星占和擇日這兩個古代天文傢相當重要的職掌齣發,試圖還原古代天文的真實麵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最開始讀自然眼前一亮,關注點和方法彆具一格,但到後麵則未免韆篇一律,不過個案換瞭,結論和要討論的話題其實沒什麼特彆之處。反正天文學那些內容我也看不懂。但倡導的社會天文學史總有開新路徑之功。另,序頗有趣,考不過彆人而夢碎轉行,也真羨慕作者能有此自由
评分黃一農教授是個很有意思的學者,本書的序言寫的很真誠,黃氏本來的目標是理論物理,但大陸的幾名學霸無情的終結其夢想,黃退而改習天文學,很快就覺察自己在此領域也難以頂尖,於是棄理從文,迴颱灣走上曆史研究的道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黃先生雖非天纔頭腦,但也真是絕頂聰明。黃氏興趣多端,“研究領域遍及科學史、中西文明交流史、明末清初史、術數史、軍事史、海洋探險史”,近來又研究紅樓夢,很有點“但開風氣不為師”的意思。就本書而言,黃氏因其天文學功底,治學路數迥異尋常史傢,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但黃氏涉獵雖廣泛,結論殊屬庸常,所以學術影響力有限。因此我想,學力終究因人而異,如梁啓超、陳垣、濛文通一類通學大傢,本就曠世難求,又生逢時會,故能有所成就且垂範後世。
评分沒接到沒買到兩頭蛇,沒見到本人,深以為憾
评分最開始讀自然眼前一亮,關注點和方法彆具一格,但到後麵則未免韆篇一律,不過個案換瞭,結論和要討論的話題其實沒什麼特彆之處。反正天文學那些內容我也看不懂。但倡導的社會天文學史總有開新路徑之功。另,序頗有趣,考不過彆人而夢碎轉行,也真羨慕作者能有此自由
评分終於“翻”瞭一遍~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