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思·華爾茲,1924年6月生於美國密執安州安阿伯,1950年和195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分彆獲得政治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等校任教。曾擔任美國對外政策委員會委員、美國政治學會會長等職,並榮獲“詹姆斯·麥迪遜政治科學傑齣學術貢獻奬”。1994年退休,為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政治學係終身榮譽教授。其主要著作有《人、國傢與戰爭》(1959),《對外政策和民主政治》(1967),《國際政治理論》(1979)。其中《國際政治理論》一書自齣版以來便被譽為“當代經典”,迄今為止是國際關係學界影響最大、引用率最高的著作。
本書為“東方編譯所譯叢”之一。肯尼思.華爾茲的《國際政治理論》一書從國際體係齣發,在分離和還原的工作基礎上,建構瞭國際政治的係統——結構研究框架,從而提齣瞭華爾茲著名的“結構現實主義”理論。在這一理論中,通過精簡和細緻嚴謹的推演,華爾茲為我們呈現瞭國際社會中各行為體的位置以及互動關係。並且指齣各行為體的活動是由國際結構所呈現的壓力所決定的。本書是當代國際政治領域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之一,也是引用頻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已成為國際政治領域的經典著作。
《理論》一書共分9章。第一章闡述瞭理論究竟是什麼,以及演繹理論較之歸納理論的優點。第二、三、四章批評瞭還原主義方法為什麼不能夠解釋國際政治結果,第五章闡明政治結構是如何産生的,第六章考察瞭無政府狀態的特性以及國傢在係統中預期的可能變化,第七、八、九章則對國際政治的結構理論進行檢驗,這三章比較瞭不同的國際係統,並對係統結構發生變化時,行為與結果會有什麼樣的差異進行瞭闡述。按照作者所言,本書試圖解決三個問題。第一,試圖對已有的重要國際政治理論進行批判性考察;第二,力圖建立一種新的國際政治理論;第三,對新建立的理論進行檢驗。
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不管是自然科学界还是社会科学界,哪里有理论,哪里就有争论。其实,这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现象。 笔者没有修过方法论的课程,只是从几位学者的论著中学习到一点关于方法论的皮毛——林毅夫与其学生关于方法论的讨论,张五常...
評分 評分第一章 规律与理论 要旨:「规律是发现的,真实性是其标准」 「理论是建构的,是对规律的解释」 -规律和理论处于不同的对话层次,理论只能被另一个理论推翻(“真实性”不是理论的标准) 疑问:「理论的检验第三步:对假设进行经验性或观察性检验」 那么,沃尔兹仍然把客观事实...
評分《国际政治理论》 第一章 规律与理论 I. “规律”阐明变量之间的联系,而变量则是具有不同价值的概念。规律不是简单地建立在任何被发现的联系之上的,而是那些重复出现的联系。 如果出现a,那么就会产生b,a代表一个或多个自变量,而b则是因变量。 如果a与b之间的关系完全恒...
評分昨天在临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偶然看见一本书——《马未都说马未都》,没怎么走脑子就给借了回来。因为我对搜藏不感兴趣,只是被这个“小眼睛”骨子里面蕴含的一股邪性的睿智吸引,所以对这本采访形式写成的书并不在意,回来躺在床上随意的看,里面有些地方却是也是挺有意思...
譯者去屎!
评分好書!!!
评分補碼
评分入門
评分既然理論不應囿於實際,那麼觀察也應盡量排除理論的乾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