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文學概念》及其他”(蔣子華譯)所含10篇文學評論早先收入《散文體詩學》和《話語類彆》兩書,分彆發錶於刊物《詩學》1971年和1978年閤訂本。第二部分“米哈伊爾·巴赫金與對話理論”(張萍譯)根據《米哈伊爾·巴赫金與對話理論,及巴赫金小組文論》一書譯齣,原書附錄“巴赫金小組文論”略。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要看就看巴赫金,解讀通常不閤心意
评分大二讀過。
评分後半部分看的認真些,前麵刷刷翻過去。還是記得大三時候被索緒爾打磨的瞭無生氣,巴赫金給我的一針強心劑,後來讀到布爾迪厄《實踐感》,蘇力本土資源係列,都有類似的感覺,追溯上去和巴赫金的對話理論內核類似,大概就是“復雜”和“開放”吧。我其實一直讀書的綫條,都和桑塔格的那句話相關:“這個世界已如此貧瘠,還要那麼多闡釋嗎?”。就是反對貧瘠,突破那條框框。很多領域的人在此暗暗相通,像是一個說不清楚的內核,但我知道他們存在,就很滿足,很有希望。
评分我去。。理論這玩意兒我真的玩不轉啊。。。。
评分托多羅夫和剋裏斯蒂娃是巴赫金引介的兩大先驅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