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

芙蓉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古华,1942年生于湖南嘉禾一个小山村。1962年毕业于农业专科学校,当年冬开始发表作品。现客居加拿大。著有长篇小说《芙蓉镇》,中篇小说集《浮屠岭》、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等。

《芙蓉镇》,1981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古华
出品人:
页数:207
译者:
出版时间:2005-1
价格:1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49332
丛书系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图书标签:
  • 茅盾文学奖 
  • 小说 
  • 文革 
  • 古华 
  • 中国文学 
  • 芙蓉镇 
  • 当代文学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芙蓉镇》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 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桂桂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庚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前段时间在友人的极力推荐下,我花了一个晚上看完了这部小说,但看完后对小说整体并没有太深的感触,反而对里面生动的风景描写和幽默的语言印象深刻。 开篇几百字的社会风情描写,可能是我在当代文学里看到的最美的风景了。但小说还是要描写人性,反应社会的,作品中的有...  

评分

评分

一本纯粹的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 书并不厚 但却道尽那个特殊时期荒诞扭曲的社会百态 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从不解抗争到“难道我错了吗”再到“可能我真的错了”最后到“我确实错了恳求组织来惩戒我“ 这段心路转变该是怎样的无奈和悲哀 那场以文化为名的革命却以万千文化人哀丧自...  

评分

十几年后重读《芙蓉镇》,时时有往日情境再现的感觉。不同年纪、不同心境下读同样一本书,竟然好像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某日晚上拿起人民文学版的《芙蓉镇》,一口气读完。读完兀自心潮澎湃了一会儿。作品将背景放在那个我从未经历过的历史时期,读来却是历历在目,和大量以...  

用户评价

评分

目前能想起的唯一一个改编电影比原著精彩的作品。小说的文风太“纯朴”了,唠家常似的,这让我想起赵树理,俗过头了,文学性相当弱!但当然作品的主旨和讽刺的力度让我欣赏,中国大地上不久前曾真有那么漫长的没有人性的岁月!什么叫“人性论”啊请问!人没了人性,那叫畜生啊!我想到了那个冷笑话:dang性,人性,智慧中,你最多只能选两样。扯远了……秦书田这个人物也刻画得相当成功。真喜欢秦书田那样的人啊!看上去特不老实但是善良聪明有主见有主意有担当!(其实是脑海里挥之不去姜文大叔的形象啊(>_<))

评分

好多年前就听说过这本书,貌似还有同名电影什么的。前几天跟一本科同学聊天,他又提起说这个还行,就找来看了看。刚开篇的那几段挺惊艳的,像是沈从文《边城》的味儿,都是写的湖南西部小镇。但是再往下看,会发现跟《边城》不知差了多少个档次。尤其是语言方面,还有那种烂俗的写作风格描述出来的画面感,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部茅盾文学奖作品。人物塑造也很干瘪,几乎没有心理叙述,这是严重的减分项。其他的弊病差不多就是八十年代文酸气小知识分子的类型了,那个年代可能都差不多,他们喜欢这种风格还是怎么着呢?想不通。。总得来说,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不高。大概是描写的题材在某个特定的年代比较讨巧吧,从解放后土改、反右、四清再到文革,在大潮流下几个小人物的遭遇。从普通意义上说,本来这种题材可以写得很深刻的,比如莫言,可古华完全不行。

评分

对不起我不能再读那个时代的长篇了,写得差的吐槽无力,写的好的虐心,这本书里其实没有真正意义的坏人,被洗脑的单纯家伙是反派,毁坏着几个受苦的纯朴人勉力经营的小生活,而且,在这本书里,没有希望,你或者受苦,或者把日子过好,然后受迫害,没有希望,没有

评分

古先生说,芙蓉镇是一部“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的作品,在那个斗来斗去的年代,他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所见所闻缩成了这本书,每一个人物都如此真实,我们为胡玉音,为秦书田,为桂桂,为谷燕山悲戚,对李国香和王秋赦恨得咬牙切齿。最后疯的疯老的老,革命革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圩期反反复复,芙蓉河一直流淌,止不住的是对那段日子的控诉。虽重见天日,但是逝去的青春年少也是一去不复返了。

评分

大概是小时候看过刘晓庆演的芙蓉姐,太过于印象深刻,以至于在读小说时脑补出来的画面都是电影画面。怎么说呢,一部时代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