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大纲

校勘学大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倪其心
出品人:
页数:357 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4-7-1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069189
丛书系列:北京大学文献学教材系列
图书标签:
  • 校勘学
  • 文献学
  • 倪其心
  • 古典文献学
  • 文獻學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古典文献
  • 校雠学
  • 校勘学
  • 图书
  • 文本校对
  • 古籍研究
  • 版本比较
  • 学术规范
  • 文献考证
  • 历史文本
  • 校勘方法
  • 出版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作者系统总结、归纳了古今校勘学成果,结合自己的校勘实践,重点讨论了古籍校勘的原则、校勘的方法步骤和考证的科学依据、致误的原因与归纳校勘通例、出校的原则和校记的要求,并介绍了辑佚、辨伪与校勘的关系。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章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
第一节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
第二节校勘不是校对
第三节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第四节校勘与校勘学的关系
第二章校勘的历史发展和校勘学的形成建立
第一节校勘的发展是校勘学建立的基础
第二节先秦有关校勘的记载
第三节西汉刘向开创校勘规程
第四节汉末郑玄的校勘业绩
第五节魏晋校勘的特点
第六节南北翰校勘趋向独立
第七节唐代不重校勘的倾向
第八节宋代校勘向理论发展的趋势
第九节元、明的校勘
第十节清代校勘学的形成
第十一节近代校勘学的建立
第三章古籍的基本构成和校勘的根本原则
第一节古籍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经典古籍的复杂重叠构成
第三节一般古籍的简单重叠构成
第四节校勘的根本任务是存真复原
第五节忽视基本构成的偏向
第六节古籍构成的层次辨析
第四章校勘的一般方法和考证的科学依据
第一节校勘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陈垣的四种校勘方法
第三节校勘的考证必须有科学的依据
第四节校勘考证的理论依据
第五节校勘考证的材料依据
第五章致误原因的分析和校勘通例的归纳
第一节分析致误原因、归纳各类通例是校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疑误和异文
第三节误字通例
第四节脱文通例
第五节衍文通例
第六节例文通例
第七节错简通例
第六章校勘实践的具体方法步骤
第七章出校的原则和校记的要求
第八章辑佚、辨伪与校勘
后记
“不校校之”与“有所不改”传承与拓进
关于目录、目录学与古籍整理
日文版前言(摘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到这部书被北大出版社印行,十分高兴。 想起,我刚入学的时候,倪老师的音容笑貌,宛然在心。他给我们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教诲还在耳边。 可惜,哲人以萎。  

评分

看到这部书被北大出版社印行,十分高兴。 想起,我刚入学的时候,倪老师的音容笑貌,宛然在心。他给我们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教诲还在耳边。 可惜,哲人以萎。  

评分

看到这部书被北大出版社印行,十分高兴。 想起,我刚入学的时候,倪老师的音容笑貌,宛然在心。他给我们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教诲还在耳边。 可惜,哲人以萎。  

评分

看到这部书被北大出版社印行,十分高兴。 想起,我刚入学的时候,倪老师的音容笑貌,宛然在心。他给我们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教诲还在耳边。 可惜,哲人以萎。  

评分

1.1 校勘是研究古籍的校勘。校勘的本义是比较审定的意思。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罗列搜集起来,比较它们文字语句的异同之处,审定其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 1.2 校勘不是校对。近人常混淆校勘与校对两者之概念。在倪其心先生看来,校对是有明确可靠的底本作为依据来判断文...

用户评价

评分

校勘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问,但倪先生的书从实践中归纳出了很有启发的理论,无论是对校勘学还是读古书而言,这本书都堪称津梁。尤其是第三章,古籍的层累构成,刷新了我对古籍的认识。

评分

厉害的

评分

以前讀的。

评分

好書,重讀時亦然能有不小的收穫。

评分

入门书(历史理论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