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真伪常识》原名《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系根据梁启超先生1927年在燕京大学的讲义整理而成。《古书真伪常识》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有五章,作者从辨伪及考证年代的必要谈起,总结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回顾历代辨伪学的发展情况,归纳辨伪及考证年代的方法,并阐述对不同伪书的态度。分论则依次探讨十三经的真伪及成书年代,并附论五种子书。就方法论而言,《古书真伪常识》对古书辨伪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条理清晰,论证平实,适合初学者阅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上个月读完。着重讲了经部,任公想重点讲的子部才开了头,就“再见再见”了。比近三百年里一笔带过的详细许多。辨伪学史承前启后的人物。
评分本书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略地介绍了先秦古书的形制和内容的形成与流传,以此为铺垫,解释了伪书之形成和出现的原因和形态,以及提供了许多辨别伪书的方法和手段。第二部分,作者对几部重要的经典进行了辨伪的工作,实乃较好的学习观察之实践对象。总之,本书书虽小,但足以启发人智。另一部与此类似的书是余嘉锡先生的《古书通例》,但该书的内容实比本书更加广博详实,但也更加难读。
评分古书知识亟待补充。
评分中华把书名改了,原作「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现在分论没了着落,不好;观点不少也旧了,讲课记录又浅近,但无愧近代讲辩伪第一本专书。
评分本书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略地介绍了先秦古书的形制和内容的形成与流传,以此为铺垫,解释了伪书之形成和出现的原因和形态,以及提供了许多辨别伪书的方法和手段。第二部分,作者对几部重要的经典进行了辨伪的工作,实乃较好的学习观察之实践对象。总之,本书书虽小,但足以启发人智。另一部与此类似的书是余嘉锡先生的《古书通例》,但该书的内容实比本书更加广博详实,但也更加难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