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荒太(1960年5月8日—— )
原名栗田教行,毕业于明治大学文学部戏剧系,曾创作电影剧本、广播剧本以及漫画原作。一九八六年以本名发表《白的家族》,获得第十三届《野性时代》杂志新人奖。一九九三年凭借《孤独的歌声》获得第六届日本推理大奖优秀作品。一九九六年,以《家族狩猎》获得第九届山本周五郎奖。二○○○年出版《永远是孩子》,成为销售过百万的畅销之作,同时获得第五十三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并被改编成连续剧。二○○九年出版《哀悼人》,以其对生与死的严峻思考和悲天悯人的人生关怀,获得第一百四十届直木奖。天童荒太是当代日本文坛的实力派大家。
纯情少女久坂优希,坚信如果登上灵峰之顶便能“被神清洗罪孽拯救自我”。她和另外两个少年在登顶之后下山途中,好像被附体似的杀害了优希的父亲。三人把这个杀人事件密藏心中,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17年以后他们在命运之手的安排下重逢。后来优希的弟弟追究优希闭口不谈的“过去”,以及警方对优希身边发生的杀人事件的侦察,打破了优希平静的生活。然而,这只不过是最后的审判的序曲而已。
优希当了护士,那两个少年一个当了律师,一个当了刑警。围绕着优希的悲惨事件接踵而至。先是家中失火,灰烬里发现了优希的母亲。优希怀疑是弟弟放的火,惊恐万状;弟弟从词失踪。作为优希的精神支柱的长濑一郎和有泽梁平,对优希的感情纠葛也是扯不断,理还乱,互相猜疑,复杂纷纭。17年前的事件,被浓雾包裹着的深藏于灵峰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从创作角度讲一些得失。 优点: 结构清晰。全书分为1979与1997两个时间段,又以春夏秋冬的转变细分,交叉演进,使结构丰富而不凌乱。79年的事件作为97年的铺垫与回忆,又自成一个叙述体系,细腻丰厚。97年作为故事主体贯穿始末,带出结尾,使整个讲述完善。 悬念设置稳重。虽不...
评分前些日子花了很久才看完的一本书,看得时候忍受不了其中的压抑,看完了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提笔,只能一再延后。 很多朋友看完都说很感动,我在想,感动来源于何处呢? 是身负同样的悲惨童年的那个群落的不幸吗? 其实,极端的黑暗大概只会让人难受,只有当感染到自己的情...
评分看完这个页数将近1100页的长篇小说之后,感觉自己的耐心又更进了一层,如此一来,我想就可以去挑战《模仿犯》或是《尸鬼》了吧? 厚厚的上下两册,其实中心思想很明了,“永远是孩子”就是其主旨,因此不论人到了什么岁数,经历了什么事情,到头来,回望人生,每个人都难以摆...
评分小说通过过去和现在交叉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故事。如果说推理的话,这本书真得不算是太难。开始的时候,书里描述优希和妈妈的关系,以为是妈妈对她做了什么,可是后来,看到优希和爸爸之间反常的关系,就会让人明白,雄作才是真正伤害优希的人,而妈妈的隐忍和不作为也深深地伤害...
评分這本書的最后兩個章節是在醫院候診時看完的。看完后忍不住伏在膝上微泣,眼淚從雙臂的縫隙間落在褲腿上,之后便是一陣緊似一陣的悵然,繼而是深深的若失。 這本書看得太壓抑,有些章節使我不忍再看,一旦看下去又禁不住憤怒,想要抓住某個人大罵一通,內心備受煎熬。好幾次拉住...
“世界上不是只有你自己一个人在受苦。”
评分童年是炼狱,而我们永远是孩子
评分读到梁平的养父母对梁平的劝导时,情不自禁哭了.
评分不是推理小说,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感觉不怎么样
评分看得好心痛,最爱的社会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