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书是卢梭经典名著《爱弥儿》的上卷,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卢梭(1712—1778)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本书是他的一部重要著作。
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卢梭生于1712年十八世纪的瑞士钟表匠的家。在呱呱坠地之际即失去母亲,不久又遭父亲遗弃,辗转流浪12年,为主流社会和文明所排斥。他辗转到了十八世纪的法国。这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在思想上,统治者利用天主教会和僧侣阶级,...
评分1,我的知识还没有到这个程度,可以用豆瓣的评分机制来评价《爱弥儿》。很多书是我不足以来评分的,给出5分也未免将这本书庸俗化了,况且一部以阐述真理为目的的著作不可能永远正确。 2,这不是一本关于教育的著作,至少肯定不是当下这个社会所指的教育。或者说,卢梭扩大了教...
评分首先,我想说的是我所理解的《爱弥儿》一定是有限的,就像陈丹青在西安做演讲对青年学生说的那样,我们去了解外国的文化,一是读的不是原来的语言,我想这一点不用过多解释,想想外国人翻译的《红楼梦》就知道了。二是我们不清楚当时的情况和历史的脉络。所以让我们真正地去理...
评分五、此时此刻读爱弥儿(下)(第五卷)苏菲或女人 直到这个时候,苏菲出现了。苏菲原来是卢梭想象中为爱弥尔塑造的一个爱人,第四卷483页的时候,卢梭笑着对爱弥儿说:我们给你未来的情人取名叫'苏菲’,‘苏菲'是一个吉祥的名字;如果你所选择的对象本来不叫'苏菲',她...
评分爱弥儿 【法】卢梭 早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卢梭就表达了对科学与艺术的排斥,认为对科学与艺术的追求,阻碍了人们实现自己的自然权利;而且,科学艺术至上的观念会使得人们重视那些在科学艺术方面有天赋的人——也就打破了“人生来平等”的基石,使天赋成为天然的划分人的层...
上下两卷终于看完了,对于爱弥儿这本书需要辩证来看,期中不乏好的教育观念供我们学习,自然教育确实很不错!但是,期中对于宗教,对于女性的观点确实不能苟同,或者这就是所谓的时代局限性吧。还有,爱弥儿与苏菲最终的幸福呢?这本书后期会再次阅读!好书!
评分将如何教育孩子,也透露出很多卢梭政治哲学的观点,因为要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部分观点看起来很落后,但爱弥儿的成长经历无疑是典型而又浪漫的。印象较深的是理性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评分几百年前的卢梭都说了,尊重孩子的天性,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现在呢?
评分最真诚的人,越到后面越精彩,收获颇丰。
评分很有帮助;有时间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