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心理学(中英文)

悲剧心理学(中英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朱光潜
出品人:
页数:647
译者:张隆溪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7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087376
丛书系列: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
图书标签:
  • 朱光潜
  • 美学
  • 心理学
  • 文学理论
  • 悲剧
  • 中华书局
  • 心理
  • 英文原版
  • 悲剧
  • 心理学
  • 中文
  • 英文
  • 人性
  • 命运
  • 情感
  • 分析
  • 哲学
  • 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悲剧心理学》是朱光潜先生青年时期留学英法期间用英文撰写的一部美学著作。1933年初,由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出版后,得到了西方文艺批评界的赞许。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张隆溪翻译成中文出版。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文艺思想的起点,也是其另外两部重要著作《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萌芽。本书以杰出的悲剧作品为基础,从具体的审美现象出发,对各种悲剧快感理论进行了批判研究,对悲剧的审美特征、悲剧快感的根源,悲剧的净化作用以及悲剧与哲学、宗教的关系等重大美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此次出版,将1933年的英文版附在后面,以便对照阅读。并附一篇《思想就是使用语言》(中英文)。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悲剧心理学】
中译本自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问题的提出与全书提要
第二章审美态度和应用于悲剧的“心理距离”说
第三章悲剧快感与恶意
第四章悲剧快感与同情
第五章怜悯和恐惧:悲剧与崇高感
第六章悲剧中的正义观念:人物性格与命运
第七章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和布拉德雷的复述
第八章对悲剧的悲观解释:叔本华与尼采
第九章“忧郁的解剖”:痛感中的快感
第十章“净化”与情绪的缓和
第十一章悲剧与生命力感
第十二章悲剧的衰亡:悲剧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第十三章总结与结论
【THE PSYCHOLOGY OF TRAGEDY】
PREFACE.
CHAPTER Ⅰ.
CHAPTER Ⅱ.
CHAPTER Ⅲ.
CHAPTER Ⅳ.
CHAPTER Ⅴ.
CHAPTER Ⅵ.
CHAPTER Ⅶ.
CHAPTER Ⅷ.
CHAPTER Ⅸ.
CHAPTER Ⅹ.
CHAPTER Ⅺ.
CHAPTER Ⅻ.
CHAPTER ⅩⅢ.
BIBLIOGRAPHICAL INDEX.
CURRICULUM SCIENTIFIQUE DE L'AUTEUR.
【附录】
思想就是使用语言
THOUGHT AS THE MANIPULATION OF
LANGUAGE
编校后记
本卷人名及书篇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名带有“心理学”,可读来感觉更多的是从美学角度来写的。 书中涉及心理学的部分有对人们选择观看悲剧心理的研究,或者说是对已有理论的概括研究。看过之后,把朱先生的理论理解为:悲剧不同于现实,它夸张,它和命运有丝丝缕缕隐秘关系,它不屈从命运却总是被命运干预,用摧...  

评分

【本书书摘】 正在整理,未完待续 1.大多数浪漫主义者都是个人主义者,所以都各有按照自己意愿来改造世界的幻想。世界并不总是那么柔顺,于是他们就起来反抗。就像小孩子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一样,浪漫主义者们也是远远躲在一角,以绝望和蔑视的眼光看这个世界。他们不胜...  

评分

这是朱光潜年轻时在法国读书时所写英文论著的中译本,在中国美学史上独享一份尊荣。今年除夕那天我在家无事可做,骑着专车去书市淘书。结果整个书市几乎都关上了门,只剩下几家外围的没来得及打烊。逛了一圈,着实不忍心空手而归,就点了包括这本在内的五部书。封皮上自称是三...  

评分

笔记/以悲为美文献抄 作者/十生 王振复认为:“中国文化在印度佛教入传以前,一般只承认人格之悲,不承认人性之悲;只承认生活之悲,不承认生命之悲。”干振复:《中美学史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版,第页。 “在我们人生理想追求中存在的这种痛苦有如下诸种不同的表现...  

评分

笔记/以悲为美文献抄 作者/十生 王振复认为:“中国文化在印度佛教入传以前,一般只承认人格之悲,不承认人性之悲;只承认生活之悲,不承认生命之悲。”干振复:《中美学史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版,第页。 “在我们人生理想追求中存在的这种痛苦有如下诸种不同的表现...  

用户评价

评分

看中这本精装的是收录其中的朱先生的英文论文原文。不过坑爹的是,上来绪论第一句“why do we take pleasure in Tragedy”就被译岔了(书中译为我们为什么喜欢悲剧)...

评分

些许理论和逻辑抠得太细,反倒教我乏味了。

评分

些许理论和逻辑抠得太细,反倒教我乏味了。

评分

很多论述过于追求逻辑平衡,观点全面,以致像是和稀泥,重复罗嗦的地方也不少,综合来看相当于一般博士论文水平吧。从讨论的问题到文风都像19世纪的产物,放到现在感兴趣的读者估计不会多了。以及这个版本里全是印刷错误,丝毫没有经过仔细编辑,惨不忍睹。使用的译文底本是安教社的全集版,擅自修改了张译的很多译名,很多是瞎改。张译的译名原本有一些不确,且有若干漏译,反而没有改正。论文原打印稿里的拼写错误不少,还有语法错,一些不能用笔误解释,说明朱的英文可能确实不够好。

评分

第二遍看,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又有了不同的感受和很多新的认识。然而英文版有错,强迫症要犯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