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散文文存•完美典藏版
十年打磨 众多专家学者权威修订 完美典藏9卷本
鲁迅、周作人、徐志摩、朱自清、丰子恺、汪曾祺、季羡林、张中行、黄裳
9位文学大师700篇经典散文
纪念那些回不去的文学时光 在最美的文字中遇见真实的自己
倾情赠送创意藏书票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散文《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因为朋友的推荐,买了这本小书。原来一直想买汪曾祺全集的,所以,对这类选集并不十分在意。然而这本山东画报出版的小书,从卖相上来说,就很吸引我这种严重“以貌取书”的人了。 从顶部向底端方向近4/5的橙黄色,留白处左下角一串水墨画的豆角(或其他豆类植物)的藤架。...
评分和汪先生一样,是旅居北京的南方人。看到文中故乡的野菜,特别的亲切,会欢喜的说‘我们那里的什么什么菜就是叫这个名字的,就是这样吃法的’,然后惆怅的想到北京没得卖。先生的文字和先生描述的菜品一样,清淡,有味。
评分翻来覆去就那几样东西,吃得还不够丰富。书中收集的文章重重复复,汪曾祺换了多个诱人的标题谈同样的东西,比如心里美萝卜、豆腐、手把肉等等,相似的段落和描述在不同文章中出现了无数次。 发现汪曾祺写文章有个特点,就是素材重复多次使用,比如《汪曾祺谈戏》也是,观念就...
评分《五味》汪曾祺先生关于吃的作品集。很轻松,很简单,但有的句子又透着一点儿失落,因为他曾经喜爱的一些美味,现在已经消失了。老爷子每一篇都写得很简单,连写自己创作的菜谱,也三言两语即结。但仍然能透出那种旧旧的,香香的,浓浓的……那些美味食物的灵魂仿佛都附在文中...
评分一年以前,爱书爱生活的茶茶给我推荐了汪曾祺。很无奈我一度都把这个名字和曾国潘记混,总觉是一沉重的历史人物,所以久久不曾翻阅汪老的任何一本书。 1314,发小要送我一本书。游荡书架间,看到上中下的《曾国藩》,突然想起一个类似的名字。本也不想看。但心想不能年纪轻轻就...
读着亲切,回味绵长。
评分读着亲切,回味绵长。
评分文笔质朴简练,却堪玩味。但是他说没有写卡夫卡那种苦的环境,大错了。他能被江青钦点去研究十年样板戏,自然没有太受苦咯!可更多的知识分子呢?所以扣一星。
评分吃货呀...
评分第一次读汪曾祺,真是合口味。事是民国的,菜是故乡的,景是想往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