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是不为大多数读者所知的另一个世界里可怜可叹的一群人。
在20世纪60年代,因受极左思潮影响,许多刑满释放的犯人无法正常回到社会,而是在原地“强制就业”。这些被判变相“无期徒刑”的刑满释放人员,由于社会地位低下,被称为“二劳改”。但他们同样有情感的需求,于是就发 生了形形色色的婚恋故事。
曾在80年代以《括苍山恩仇记》著称的吴越,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先后在若干所劳改农场生活了23年之久。如今,他年过八旬,以其亲身经历加上所见所闻,纯用白描手法,将其中的婚恋故事娓娓道来,近距离地描述了那个特殊年代。所有故事,全部根据真实人物和事件写出,堪称一部情感版的《夹边沟记事》。
吴越,浙江省缙云县人。17岁参军,自学成才。爱讲真话,个性倔犟。曾被错划为右派,在劳改农场生活了23年,历尽磨难,性格依旧。他在劳改农场偷偷写成一部200万字的长篇历史文化小说《括苍山恩仇记》,畅销70万套。如今,他年虽耄耋,却仍笔耕不辍。
前言 这本书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写的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劳改队中“就业人员”形形色色的婚恋故事。 我在劳改队生活了23年,经历了天天背死人的三年“自然灾害”和顷刻之间房倒屋塌,全场砸死五百多人的大地震,真是九死一生。侥幸能够活了下来,最后身体健康地走...
评分前言 这本书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写的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劳改队中“就业人员”形形色色的婚恋故事。 我在劳改队生活了23年,经历了天天背死人的三年“自然灾害”和顷刻之间房倒屋塌,全场砸死五百多人的大地震,真是九死一生。侥幸能够活了下来,最后身体健康地走...
评分前言 这本书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写的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劳改队中“就业人员”形形色色的婚恋故事。 我在劳改队生活了23年,经历了天天背死人的三年“自然灾害”和顷刻之间房倒屋塌,全场砸死五百多人的大地震,真是九死一生。侥幸能够活了下来,最后身体健康地走...
评分前言 这本书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写的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劳改队中“就业人员”形形色色的婚恋故事。 我在劳改队生活了23年,经历了天天背死人的三年“自然灾害”和顷刻之间房倒屋塌,全场砸死五百多人的大地震,真是九死一生。侥幸能够活了下来,最后身体健康地走...
评分前言 这本书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写的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劳改队中“就业人员”形形色色的婚恋故事。 我在劳改队生活了23年,经历了天天背死人的三年“自然灾害”和顷刻之间房倒屋塌,全场砸死五百多人的大地震,真是九死一生。侥幸能够活了下来,最后身体健康地走...
1957-1976在劳改期间发生的多篇故事。 记录有大学教师 有资本家 地主孩子 知识分子 等等被打成右派。妻离子散,老婆改嫁。很苦,但是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比如大学劳改犯娶贫农小学妻,一起过日子。未婚妻等待10年,出来了结婚。 队长:你会造原子弹,政府不用你,管个屁用。 作者:这个劳改的,不是特别好的,就是特别差劲的。 末代郡主 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 所以叫 金默玉 川岛芳子的妹妹,本分过日子却被迫害打压。
评分相比于杨显惠和高尔泰等对夹边沟的描写,北京的劳改与劳教故事,更加熟悉与亲近,同样的动人与悲情……
评分纪实短篇,行文和布局都不考究,有点像灯下唠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虽然讲的都是人家的故事,但是难免透露出一些作者的三观,直觉喜欢不起来。但是故事是真的精彩,每每掩卷唏嘘。不过说精彩可能太残忍…短短半个世纪前的帝都南城,是荒谬魔幻的牢笼,是丑陋心灵的博物馆,是真善美的乱葬岗。不过比起那些挣扎着努力着又最终被时代碾死的生命,我们这代人,到底自由在哪里呢?精神的牢笼,也许从未消失过?
评分纪实文学,都是很好的素材,甚至很唏嘘的故事,但写作水平一般,没让这些故事跃然纸上
评分部分篇章叙述有些凌乱,有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