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二卷:佛法與詩境

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二卷:佛法與詩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蕭馳
出品人:
页数:3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NTD55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9570840339
丛书系列:聯經學術叢書
图书标签:
  • 文学研究
  • 萧驰
  • 诗歌
  • 港台版
  • 海外中国研究
  • 古典文学
  • 文學理論
  • 文学种种
  • 佛法
  • 诗歌
  • 思想传统
  • 抒情
  • 中国哲学
  • 佛教文化
  • 诗境
  • 精神传统
  • 文化传统
  • 禅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境」的觀念如何逐漸進入中國詩和詩學?

「境」指示出詩中哪些新特徵?

「境」在詩學中的內涵和外延是什麽?

佛學的「境」如何與中國傳統融合?

蕭馳通過本書,帶您進入中國傳統詩

重新發現「詩境」

漢末佛教自天竺入華夏,影響被於藝苑,抒情傳統因之而嬗變。《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 第二卷:佛法與詩境》圍繞「詩境」,通過六個重要個案,歷史地考察了東晉至晚唐五代間抒情傳統與佛教的關聯。作者蕭馳論述了佛教觀念如何在文學中與中國傳統融合,又如何進入了詩和詩學的過程。展現了由來自內典之「境」所標示的中土文學匯入了新因素後的發展。其中主要有:確立非對待的、私情凈盡的無相自我,開發個人感覺中的獨得自識,以及截斷眾流之後生命景象的孤清夐絕。

作者简介

曾於中國大陸修讀中國文學批評史。1987年負笈北美。先後於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修讀比較文學。1993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入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任教。是濫觴北美而流播亞洲「中國抒情傳統」學術型態中重要學者,多年來致力其發展。所撰《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1999)對此作初步理論思考,The Chinese Garden as the Lyric Enclave: A Generic Study of the Story of Stone(密歇根大學,2001)探討此傳統在明清文人生活文化和近代小說世界中的延伸。與柯慶明合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下冊,臺大出版中心,2009)回顧此學術四十年發展。上世紀末以來,傾心研究中國主要思想背景下抒情傳統的觀念史。本書三卷:《玄智與詩興》、《佛法與詩境》、《聖道與詩心》是歷時十二年研究的成果。

目录信息

導論
第一章:大乘佛教的受容與晉宋山水詩學
引言
一、佛教觀念中的「清曠山川」
二、佛教山林化與支遁的山林詩境
三、慧遠和廬山僧團的「山水佛教」
四、「山水佛教」廕庇下的大謝山水詩學
結語
第二章:如來清靜禪與王維晚期山水小品
引言
一、輞川時期王維的禪學背景
二、王維晚期山水小品的獨特文類品質
三、王維禪學背景下的輞川詩境
結語
第三章:中唐禪風與皎然詩境觀
引言
一、「境」 對禪法意義之轉變與 「詩境」的出現
二、皎然詩論之「詩境」觀平議
三、孤峰頂,秋月明 :晝公禪中境
結語
第四章:洪州禪與白居易閒適詩的山意水思
引言
一、洪州禪的日常性與白詩的「無事」題旨
二、由「感物」到「不為物所轉」
三、「能轉物」與小園「意」中山水
結語
第五章:釋子的苦行精神與賈島的清寒之境
一、賈島吟味僧人苦行的心跡
二、由寒入清和即寒即清
結語
第六章:玄、禪觀念之交接與《二十四詩品》
引言
一、論玄學觀念不可究竟《二十四詩品》
二、文人禪與中晚唐詩風中「非感物」傾向
三、從生生之流中揪出的「境」
結語
第二卷結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