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抵达的列车

永不抵达的列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杜涌涛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32.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1433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冰点周刊
  • 纪实中国
  • 社会
  • 新闻
  • 人文
  • 中国青年报
  • 特稿
  • 中国
  • 列车
  • 远方
  • 旅程
  • 梦想
  • 孤独
  • 时间
  • 探索
  • 成长
  • 希望
  • 追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一片纷乱喧嚣中,冰点仿佛一位笃定的观察者,将目光一次次投向大变革中那些普通的小人物,注视他们被时代裹挟的命运,诉说他们微小的愿望与简单的快乐、深深的无奈与绵长的苦痛……

透过冰点所讲述的故事,你能看到自己的同胞——那些老人、那些孩子、那些青年、那些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数——在经历怎样的命运。从关注人的命运出发,冰点一直着力维护许多最基本的价值,比如悲悯、比如同情、比如宽恕、比如正义、比如自由。它让我们相信,这个社会上不是光有丛林法则;它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另一些没被压倒的、也不可能被吞噬的价值。

《永不抵达的列车》精选了20篇中青报2010~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冰点特稿,共分为“伤逝”“世相”“家国”三辑。这些文章饱含深情地讲述着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对我们的时代与社会进行着真诚、理性、温和、持久的思考,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也发人深省,对读者而言无异于一场畅快淋漓的精神洗礼。

作者简介

杜涌涛,《中国青年报》副总编,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

徐百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著有《民国风度》。

目录信息

序言
冰点:有温度的故事
第一辑 伤逝
失落的阶级
一个老派共产党人
精神病院里的知青科
最后的铁蹄马
谁来定义英雄
永不抵达的列车
第二辑 世相
码头春秋
柠檬水起义
对抗语文
政治课
最倒霉的家庭
生命的礼物
一个矿工的两重世界
第三辑 家国
为国家让路
别了,土地——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家乡
人民会用脚投票
批评官员的自由
永不消逝的爱情
共产主义大楼
改革深 社会稳——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访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晚上临睡前,我会读一篇《冰点特稿》,这样厚实的文字,读多了消化不了。那还是几年前,读李大同的那本《冰点故事》,为之深深的折服。总觉得没有了李大同的“冰点”再没有那么“冷”,又那么“暖”了。“冷”的是北京的最后的一只粪桶和谁也不知道的五叔五婶都是故事的主角,...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是首先吸引我看下去的契机。    以“冰点特稿”报纸的一角作为一个独立封面图片:寥寥数语,文字几句,下半截是小照片,看得出那是一个逼仄的厨房。泛黄的墙壁,隔年的陈迹印痕在墙壁上述说着浸润的历史。照片中的人物只是一个衣着素朴老头的背影,低头面对...  

评分

评分

最近在食堂天天看得到一则推进中的街头秀节目“你幸福吗”,大致以被问者错愕间的第一反应为卖点,创意既不新鲜,内容也完全经过编辑,真正想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提供了节目组不愿听到答案的部分早已删除殆尽。这个节目倒是很好的揭露了喉舌媒体的特质,不是脑残,也不是失...  

评分

如何记住历史并懂得如何纪念它,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但凡经历漫长历史的国家都得面临这个问题,德国如是,俄罗斯也是这样。因为时间的残酷,在于消解记忆,恍若昨天的说法不过是文学修辞,如今通常是今日看昨日、昨日已模糊。迅速忘却灾难,彼此不再提起,可不渐渐就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种纪实形式(多同位语从句、一句话独立成段、重情绪表达而非写实)...最终会在这个多媒体和信息大爆炸时代走向消亡。

评分

慢慢读 思考啊

评分

蛮震撼的

评分

在办公室里,一边读一边流泪。

评分

花了一个午休的时间看完。简直象水龙头一样丢脸,“伤逝”的部分从第一篇开始哭到最后一篇,中间收了一下,到“生命的礼物”又哭得歇不住气。遗憾的是,每篇的背后都有一个幕后黑手叫领导或者叫国家,一种压抑黑暗力量的具像化,但它无法直指,所以哭完了也不愿看第二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