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是著名史学家张海鹏领军打造学术传统,重开百年视界,再现问题热点,章开沅、杨天石推荐作序。
20世纪初叶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意味着现代党治政治体制在传统中国的开始。党治即是以党治国,同时亦含其也冶党的面。关于国民党的党治历史,学界的研究迄无间断,而对其治党内幕,举若党员的发展、管理,组织的建立、运作,以及它的成分构成、行业比重、社会基础,甚全中心与外围、核心与派系、于政与于军的关系等,却间存空白,或未深化,更不系统。因此,本著专注于是,断以1949年为限深入其中,详探究竟,终藉一手资料,得出其为弱势独裁政党的结论,故无能治国是其必然的宣示已寓其中。
王奇生,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1997~199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任职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等。
本书作者王奇生的核心观点是:国民党1924年效仿俄共组织的改组中,只学到了列宁主义政党的组织形式,而没有学到其组织内蕴,导致国民党的组织实力相对于中国的统治规模而言堪称“虚弱”。国民党空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只能称之为弱势独裁政党,是一个罕见的在执政初期就...
评分读完,完全颠覆了我自己对国民党的刻板印象。 原来国民党的党国是如此的不堪,与其说是党国,不如说是军国、蒋朝。党的作用在北伐之后就逐渐弱化,最后沦为蒋介石维护统治的一个招牌,一个花瓶。 国民党建立了一套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模式,从中央党部、到省、到县、到区,看看很...
评分 评分王奇生先生的书,提供的观点和切入点都很有趣。他试图还原出国民党内部最大的失败,让我们认识到国民党究竟是怎么输的。 和共产党一样的是,国民党也有着非常深的共产国际组织形式的烙印,鲍罗廷在孙中山后期和去世后对国民党的影响力是非常强的,这就导致了国民党在组织形式上...
评分一 概述 初看这本书的名字,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只是看到副标题之后,才初步明白此书研究的是政党组织形态的方面。也许正是这种新奇的东西吸引人读下去这本史学研究论文性质的专著吧。读这样的书,确实感觉有点“枯燥”的感觉,却是史学研究所应有之详细与考察。作为一个理学...
同样师从俄共,中共法其实,国民党法其形,发展十年,高下立判。不得不承认,俄共的制度是最适合一党独裁的,无论是组织的严密性还是思想的控制性,都远远高出西方政体制度不止一个档次,能够击垮这种制度的,只有这种制度本身。没有治党,谈何党治?且不论今上目的如何,至少从当前“从严治党”的理念来看,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不能走俄共的老路,也不能走国民党的邪路,中共道路究竟该如何走下去,且行且珍惜
评分这书才是终结果粉的利器
评分非常好看。作者“国民党是弱势独裁政党”的观点可谓铁案。但从本书使用的各种资料,以及作者每个章节讨论的问题来看,读者能获取的远不止是本书的结论那么少。共党可据此反推如何进一步加强控制,果粉读了可脱离脑残,而更多的则可据此学习反专制的策略。
评分4.2星,这才是超越了意识形态、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迪的近代历史书。给予极高评价。
评分王奇生这本书简繁确实得当,直指要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与四一二有莫大联系。四一二之后,国民党自残身体与意识,由革命党专为专司政治控制的执政党,党治由此不彰。国,虽号为党国,实际是军国。败由由此而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