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西古籍出版社
作者:梁启超
出品人:
页数:347
译者:
出版时间:2001-10-01
价格:1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5984636
丛书系列:大学生应读·名家学术经典
图书标签:
  • 梁启超
  • 学术史
  • 思想史
  • 国学
  • 历史
  • 近代
  • 文献学
  • 中国学术史
  • 中国历史
  • 学术史
  • 清代学术
  • 思想史
  • 文献学
  • 考据学
  • 经学
  • 史学
  • 哲学
  • 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中国近代政治家、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于20世纪30年代写成并出版的一部影响深远的名著,本书不仅总结和阐发了清代学术思想,而且对开清代学术先河晚明二十多年和作为清代学术的结束和蜕化的民国十余年的学术思想也有所涉猎、论述。它脉络清晰,文笔雄浑流畅,为学杰思想史类著作中难得的佳作,出版后影响巨大,至今仍备受广大读者推崇。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大概创作于1923年至1925年春之间,原为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等校任教时的讲义。在这部共计十六讲、二十余万字的讲义中,作者将近三百年的学术变化,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的专门论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巨细兼顾,条分缕析,深入浅出,洵梁氏学术论著之代表。

本书讲义目的,要将清学各部分稍为详细解剖一番。但部分解剖以前,像应该先提挈大势,令学者得着全部大概的印象。我现在为省事起见,将旧作《清代学术概论》头一段抄下来做个引线。原书页一至六。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1873年3月23日生。6岁,“从父读”,16岁,入学海堂正班生,17岁中举,18岁入京会试,归经上海,始见《瀛寰志略》及江南制造局所译西书。23岁,随康有为在京联络公车3000人上书请求变法;助康有为在京创办强学会,编辑《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1896年,到上海,与黄公度、汪康年创办《时务报》,任主笔。编辑《西政丛书》32种。同时创办大同译书局,出书10余种。名声大作,成为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被光绪帝召见。戊戌政变后逃日本,在横滨创办《清议报》。派学生在上海创立广智书局。《清议报》停办后改办《新民丛报》和《新小说》,主张君主立宪,介绍西方学术文化。辟时事短评栏目,强调小说为政治宣传服务,开期刊改革之先声。在上海设新民丛报上海支店。1895~1920年,主编的报刊近十种。他的政论文章平易畅达,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深受读者欢迎。对中国近代文风有重大影响。1905年,与同盟会的《民报》进行激烈论战。辛亥革命后回国,1912年1月,在天津创办《庸言》半月刊。加入共和党及进步党。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袁世凯称帝后,梁策动护国军倒袁,任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都参谋等职。1917年,任段祺瑞内阁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督督办。1918~1919年赴欧洲,周游英、法、荷、意、德等国。1920年,归国后在各大学讲学,并进行学术著述。1923年,游历美洲。1925年,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5~1928年在清华研究院任教。1929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著述宏富,著名的有《新民说》、《变法通议》、《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和大量论文,其中不少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辑有《饮冰室合集》、《梁启超论文集》等。

目录信息

一 反动与先驱
二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
三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
四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
五 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黄梨洲
六 清代经学之建设――顾亭林、阎百诗 附:胡?明、万充宗
七 两畸儒――王船山、朱舜水
八 清初史学之建设――万季野、全谢山 附:初期史学家及地理学家
九 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张杨园、陆桴亭、陆稼书、王白田 附:其他
十 实践实用主义――颜习斋、李恕谷 附:王昆绳、程绵庄、恽皋闻、戴子高
十一 科学之曙光――王寅旭、梅定九、陈资斋 附:其他
十二 清初学海波澜余录
十三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经学、小学及音韵学
十四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
十五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史学、方志学、地理学及谱牒学
十六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四)――历算学及其他科学、东曲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方以智 ·字密之,明末安徽桐城人。 著有《通雅》五十二卷,任公以為其講音韻訓詁部分不輸清人第一流作品。方氏其他作品書中未詳論,茲從略。 ·同時皖中有黃生,著《字詁》一卷,《義府》一卷,主聲訓。 2、王學後勁 ·夏峰先生孫奇逢,字啟泰。 生明萬曆十二年。 ...  

评分

“梁任公先生之学问文章,宜久为世人所共谂。”这是金兆梓先生在1943年为重刊梁任公著作六种事所撰缘起之开头,而这六种书的压卷之作,正是《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其书为不世出之佳制,自不待言,近三十年来更是诸家踵事重刊,翻版不啻十百,然朱维铮校注本订讹补义在先,夏...  

评分

梁公该书旨在梳理明清之际的学术的变动。因此,在梳理的过程之中明儒对阳明之学的反动梁公是作了有益的分析,对八股之士也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而我感触最深的尤是梁公在学术史上融入明末历史,使得读者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一个个著书立说的文人的投入到民族斗争之...  

评分

第一次读梁启超先生的长篇文章,还是《李鸿章传》从此就被深深吸引,这本书的评价则比那本更高。 随着学科的专门化和西方教育体系在中国的普及,“国学”成了个单独的学科,但是提到这些,或者是从现代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学等等角度,对古代文献仅当做资料进行现代分析...  

评分

1、方以智 ·字密之,明末安徽桐城人。 著有《通雅》五十二卷,任公以為其講音韻訓詁部分不輸清人第一流作品。方氏其他作品書中未詳論,茲從略。 ·同時皖中有黃生,著《字詁》一卷,《義府》一卷,主聲訓。 2、王學後勁 ·夏峰先生孫奇逢,字啟泰。 生明萬曆十二年。 ...  

用户评价

评分

囫囵吞枣啃了一遍,其中关于术数的部分一概忽略,谁让我是从高中起数学就没毕业过的人呢。既是学术史,也是知识普及性的读物,梁任公的书向来文字晓畅,自有魅力。BY THE WAY,这书是去年读的。

评分

或许,循着任公的推介去读书也不失为一种捷径吧。 前十二章主要论述明末清初、清中思想史,后四章(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可谓文献目录。 顺便说一下,我因这本书的编排质量而对山西古籍有了好感,不再唯中华、上古是瞻了。

评分

梁启超的书

评分

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梁氏有天才之能,又涉猎广泛,故其有胆略,见识过人,然书中有些话颇为武断。就学术史而言,是不太严谨的,但此书不失为一本好书。

评分

这次不是历史书中的梁启超,而是文人梁启超。我终于知道他为什么那么有名了,不在于他敢做,而在于他太有才。这是一本无论研究清史还是国学的人都绕不开的一本书。梁启超,见字如见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