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研究清朝末年中国向近代转型的学术著作。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魏斐德(1937—2006)
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哈斯基金教授,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除已发表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外,其著作还包括《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和中国特工》《中华帝国的衰亡》《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
中国历史似乎一直在同一种循环里,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开展。如果说它们兴衰成败,都包含着循环性因素,那么,循环到清朝后期,“旧的循环进程,突然变成了直线式的发展(导言)”。清王朝衰败在传统性的衰败意义外,“卷入了世界历史中,这是它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导言)”。外...
评分魏斐德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第二代人物,尽管这本博士论文事实上已经有了“中国中心观”的意识,但是作者自述的指导理念,依然停留在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型上。在本文中,华南的宗族与广州地方政府作为了“华”的代表,论述了他们在面对英国“夷”的势力与鸦片战争的冲击时所...
评分显而易见的是,这只是一篇毫无创见,只是为了方便理解的概述而已。 如果我们仔细思量的话,我们能够在许多我们司空见惯的历史中找到问题,而从这些问题中找到有趣的线索。魏斐德先生的《大门口的陌生人》便很好地完成了这样一个求索的过程。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抵制入城...
评分显而易见的是,这只是一篇毫无创见,只是为了方便理解的概述而已。 如果我们仔细思量的话,我们能够在许多我们司空见惯的历史中找到问题,而从这些问题中找到有趣的线索。魏斐德先生的《大门口的陌生人》便很好地完成了这样一个求索的过程。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抵制入城...
评分翔实 切入视角赞 解惑 问题是略难读
评分广州大门口 体大 总督巡抚 利益与形式的侧重 团练与抚夷 上报的模糊与细微 弱控制与乡绅宗族 地方主义
评分离开之前看的一本了解广东人的书,时间跨度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比较开阔基本中立的视角以及严谨的考据。寄居广州三年时间,虽然不怎么喜欢这个地方,但不得不承认广东的历史,民俗以及地缘政治是很有趣的:身处中西方的窗口却与满清和西洋均貌合神离;宗族文化导致的地方割据时利时弊,导致广东成为近代革命的起源地,却又没有能力领导民族走向统一;社会矛盾的瞬息变化以及底层人民的不安定导致仿佛高压政策甚至大屠杀是唯一且合理的解决方案...今天的广东社会仍可以看到过去的影子,文中的许多论点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广东人的行为模式。
评分广州大门口 体大 总督巡抚 利益与形式的侧重 团练与抚夷 上报的模糊与细微 弱控制与乡绅宗族 地方主义
评分终于出新版了,感谢新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