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研究清朝末年中国向近代转型的学术著作。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魏斐德(1937—2006)
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哈斯基金教授,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除已发表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外,其著作还包括《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和中国特工》《中华帝国的衰亡》《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
作者认为太平军思想来源是儒家公羊学派;广东地方史,选了四个代表事件来讲,三元里、反进城、地方叛乱、被占领;loot,洗劫,印度词源,用在三元里;三元里的胜利是被构造的;对“民”的迷信,中国士大夫神秘方面;失败后,官员求助于迷信技能;保甲并非常态,到了鸦片战争前...
评分很多史学家将太平天国看作是世界上最具有灾难性的内战,在这次长达15年的叛乱中长江流域的省份几乎只能看到腐烂的庄稼,冒烟的村庄和野狗。宁波变成一座死城,河道里堆满了死尸,没人能想到这是一座曾有50万人的城市,在这15年内,共有1000W人到2000W人死亡。 太平天国作为时代...
评分中国历史似乎一直在同一种循环里,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开展。如果说它们兴衰成败,都包含着循环性因素,那么,循环到清朝后期,“旧的循环进程,突然变成了直线式的发展(导言)”。清王朝衰败在传统性的衰败意义外,“卷入了世界历史中,这是它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导言)”。外...
评分月光光 照地堂 年卅晚 摘槟榔 槟榔香 摘子姜 子姜辣 买菩达 菩达苦 买猪肚 猪肚肥 买牛皮 牛皮薄 买菱角 菱角尖 买马鞭 马鞭长 起屋梁 屋梁高 买张刀 刀切菜 买箩盖 箩盖圆 买只船 船漏底 浸死两只番鬼仔 一个蒲头 一个沉底 ——广东民谣《月光光》 魏斐德1962年就读博士期间的...
评分作者认为太平军思想来源是儒家公羊学派;广东地方史,选了四个代表事件来讲,三元里、反进城、地方叛乱、被占领;loot,洗劫,印度词源,用在三元里;三元里的胜利是被构造的;对“民”的迷信,中国士大夫神秘方面;失败后,官员求助于迷信技能;保甲并非常态,到了鸦片战争前...
美国汉学2.0中关于华南研究的优秀作品。篇幅不长,翻译流畅,作者的逻辑也很清晰,把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广东地区的社会动态讲的很清楚,特别是地方势力的崛起部分,团练如何超越血缘宗族,社会平衡如何被打破,叛乱秘密会党如何产生,很有创见。
评分《洪业》一书作者魏斐德先生的成名之作,以两次鸦片战争为背景,详细分析面临外敌入侵的广州城中,地方官员、士绅、团练、宗族、秘密社团和普通百姓对于入侵洋人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演生的社会阶层关系变化。作者综合运用了中英两国的各种史料,以流畅的史家笔法和社会学的观察方式讲述发生在晚清华南的这段历史。无论是从社会史还是从地方史角度来考察,这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
评分地区社会史的动态研究典范
评分这本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但为什么读完了还是觉得有点乱呢。或许这只能算是一个初步的研究成果?“冲击—反应”说很明显,但并非不注重内生因素。广州入城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广东士绅和地方主义的特殊性,宗族械斗……有关“阶级与宗族”的那一节可能是最具启发性的,王奇生先生那篇很重要的论文应该是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吧。
评分翔实 切入视角赞 解惑 问题是略难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