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研究清朝末年中国向近代转型的学术著作。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魏斐德(1937—2006)
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哈斯基金教授,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除已发表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外,其著作还包括《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和中国特工》《中华帝国的衰亡》《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
作者认为太平军思想来源是儒家公羊学派;广东地方史,选了四个代表事件来讲,三元里、反进城、地方叛乱、被占领;loot,洗劫,印度词源,用在三元里;三元里的胜利是被构造的;对“民”的迷信,中国士大夫神秘方面;失败后,官员求助于迷信技能;保甲并非常态,到了鸦片战争前...
评分原文发于微信公众号Freshcouple 魏斐德青年时代的成名作《大门口的陌生人》,以其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清代鸦片战争前后华南地区的社会变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全书不足二百五十页,但就研究的概括性和紧凑性来说,在同类书籍之中,说得上十分出色了。从一八三九到一八...
评分 评分 评分中国历史似乎一直在同一种循环里,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开展。如果说它们兴衰成败,都包含着循环性因素,那么,循环到清朝后期,“旧的循环进程,突然变成了直线式的发展(导言)”。清王朝衰败在传统性的衰败意义外,“卷入了世界历史中,这是它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导言)”。外...
广东士绅的晚清故事
评分视角独特,有趣味。
评分好看,喜欢从地域研究这个切口看清末南方的“叛乱”与反抗,作者视野也很开阔。旧有的封建内部的矛盾、新的城乡矛盾、以及这一时期与外敌的矛盾都涉及到了,尤其勾勒了团练这一形态的发展变化。只是其中变动复杂,还待进一步深化,形成更大的理论架构。
评分好看,喜欢从地域研究这个切口看清末南方的“叛乱”与反抗,作者视野也很开阔。旧有的封建内部的矛盾、新的城乡矛盾、以及这一时期与外敌的矛盾都涉及到了,尤其勾勒了团练这一形态的发展变化。只是其中变动复杂,还待进一步深化,形成更大的理论架构。
评分广州大门口 体大 总督巡抚 利益与形式的侧重 团练与抚夷 上报的模糊与细微 弱控制与乡绅宗族 地方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