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佩尔诺:序言——从下个世纪之交看上个世纪之交、从西方看俄国
         ●第一部分 重要理论研究 1
         ○艺术的意义:象征主义理论(伊琳娜·帕佩尔诺) 3
         ○爱的象征主义意义——理论与实践(奥尔加·马蒂奇) 16
         ♢索洛维约夫的性爱乌托邦 18
         ♢同性之爱 25
         ♢独身婚姻 34
         ♢三角恋 39
         ○创造活生生的艺术品:象征主义的皮格马利翁及其先例(伊雷妮·马辛—德利奇) 46
         ○艺术是宗教: 早期象征主义诗歌(阿格·A·汉森—吕弗) 81
         ♢艺术宗教与宗教艺术 81
         ♢艺术是宗教 83
         ♢早期象征主义的两个纲领:唯美主义与魔鬼主义 87
         ♢早期象征主义中“虚无推论”的形式 99
         ♢魔鬼主义的推论 103
         ♢“虚无的言语”是无言的雄辩 109
         ♢“空虚的言语”与不确定 113
         ♢早期象征主义中的泛诺斯替主义与反诺斯替主义 119
         ♢艺术家是创造者 126
         ♢魔鬼主义与象征主义中的相互性原则 131
         ♢恶的美学 138
         ♢神秘的色情化与色情的神秘化 143
         ○交错的信仰:早期现代主义者中的唯灵论和泛神论(琼· 德莱尼·格罗斯曼) 146
         ○论俄罗斯象征主义的神智学(托马斯·温克洛娃) 166
         ○象征主义美学乌托邦的遗产: 从未来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伊琳娜·古特金) 195
         ♢作为“新生活之新人”的未来主义者 195
         ♢“我们将建设我们的新世界”:谁负责设计? 199
         ♢“进入生活的艺术”:构成主义美学和生产艺术 207
         ♢从生命创造到生活建设:尼古拉•丘扎克的理论 215
         ♢社会主义观实主义渊源中生活建设思想的残余 223
         ●第二部分 特殊文学史问题研究 229
         ○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的俄国文学中用作空间—时间意象的马(戴维·M·贝西娅) 231
         ○象征主义时代启示录情节的方方面面:勃洛克、别雷和启示诗学(戴维·M·贝西娅) 243
         ○作为思想家的别雷(史蒂文·卡西迪) 266
         ♢思想的传统 266
         ♢意义体系的普遍性 274
         ♢语言哲学 276
         ♢别雷的位置 290
         ○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从美学理论到生平实践(米切尔·沃奇泰尔) 293
         ○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的文学批评(雷纳·韦勒克) 317
         ○伊万诺夫与别雷的《彼得堡》(卡洛尔·安许茨) 333
         ○阿赫玛托娃与马雅可夫斯基——关于讽刺理论研究(亚历山大·茹科夫斯基) 346
         ●第三部分 与俄国文化传统的关系研究 367
         ○“黄金时代”及其在俄国现代主义文化神话中的角色(鲍里斯·盖斯帕洛夫) 369
         ○梅列日科夫斯基的第三圣约与俄罗斯的乌托邦传统(奥尔加·马提奇) 389
         ○白银时代人的生活与普希金(伊琳娜·帕佩尔诺) 408
         ♢一 理论 409
         ♢二 实际生活 428
         ○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的普希金三联画: 对抒情诗的现代阅读(威廉姆斯·米尔斯·托德III) 445
         ○黄金中的银丝线: 安德列•别雷的普希金(约翰·E· 马尔姆斯塔德) 455
         ○“我的普希金”:勃留索夫寻找真正的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琼·德莱尼·格罗斯曼) 468
         ○茨维塔耶娃与两个娜塔利娅• 冈察诺娃:双重生活(丽莎·克纳普) 487
         ●第四部分 与西方文化关系研究 511
         ○现代主义者对传统的创造(克莱尔·卡瓦纳) 513
         ♢创造和纪念 513
         ♢现代主义谱系 520
         ♢现代主义的沉船 525
         ♢语言学的家庭 531
         ○尼采主义和20世纪(1899~1937)俄国文化中的普希金回归(伊琳娜·帕佩尔诺) 545
         ○日神崇拜与基督教艺术: 尼采对阿克梅主义的影响(埃莱娜·鲁琴科) 567
         ○尼采与青年马雅可夫斯基(本特·方费尔特) 592
         ○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与尼采(海因里希·施塔姆勒) 617
         ○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与古希腊经典(瓦西里·卢狄奇) 634
         ○伊万诺夫戏剧理论中受难之神的神话以及希腊悲剧的诞生(佛斯托·马尔考瓦提) 652
         ●后记 660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