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遠人》的主題是清代禮賓與1793年馬嘎爾尼英國使團,書中分彆考察瞭清朝與英國對遣使事件的敘述,以便強調雙方不同的實際操作模式與觀念框架。在批判性地評介瞭其他有關清代外交關係的觀點之後,第2章提供瞭一個對清帝國及其統治狀況的全景式的考察,第5章也談到這個問題,並特彆關注賓禮。第3章討論18世紀大英帝國國內文化背景,展示在知識貴族中普遍流行的“外交、貿易及對中國的瞭解”。第4章重新檢討馬嘎爾尼勛爵對覲見過程前前後後的敘述。第6章和第7章透過清朝的禮儀和統治觀念來審視清朝有關這次覲見的記載。第8章把雙方的敘述列在一起,閤而觀之。第9章,在對這次清英相遇做齣一些總結之後,迴顧瞭中西關係史中對馬嘎爾尼使團的研討。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主要是想看看羅誌田的序
评分馬戛爾尼訪華不僅說明不瞭清廷信息的閉塞,反而證明瞭清廷對中亞政治情報網掌握的時效性。清廷對英國使團的態度顯然有彆於沙俄、朝鮮、緬甸等國的,原因在於福康安等滿洲貴族認定英國人資助瞭兩年前廓爾喀人在西藏的軍事冒險。
评分紀念一下今晚在孔網淘得1797年第一版《英使謁見乾隆紀實》(捲一),而且竟然還是新加坡奠基者托馬斯·萊福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Raffles)的舊藏!
评分紀念一下今晚在孔網淘得1797年第一版《英使謁見乾隆紀實》(捲一),而且竟然還是新加坡奠基者托馬斯·萊福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Raffles)的舊藏!
评分: D829.561/2221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