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远人》的主题是清代礼宾与1793年马嘎尔尼英国使团,书中分别考察了清朝与英国对遣使事件的叙述,以便强调双方不同的实际操作模式与观念框架。在批判性地评介了其他有关清代外交关系的观点之后,第2章提供了一个对清帝国及其统治状况的全景式的考察,第5章也谈到这个问题,并特别关注宾礼。第3章讨论18世纪大英帝国国内文化背景,展示在知识贵族中普遍流行的“外交、贸易及对中国的了解”。第4章重新检讨马嘎尔尼勋爵对觐见过程前前后后的叙述。第6章和第7章透过清朝的礼仪和统治观念来审视清朝有关这次觐见的记载。第8章把双方的叙述列在一起,合而观之。第9章,在对这次清英相遇做出一些总结之后,回顾了中西关系史中对马嘎尔尼使团的研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又一次证明了高中历史课本的无知····
评分不太好懂的一本书,幸而我罗序中有详尽介绍。一大贡献是强调也极好的示范了现代话语在历史研究中造成的误读,主张回归到历史发生的当时的语境中去。在九十年代这样的提法应该是前瞻性的,我罗也十分同意。此外,私以为虽然我罗自称对后现代史观这样高级的理论不大了解,但他的作品中很多很多都充斥着它的影响。文章认为这是两个完全异质的都具有扩张性帝国的碰触,回归具体语境中,乾隆也未必是自大,英国也难说是先进。如我罗所言,何对满蒙回的多主制和天下秩序式处理模糊,这中间应有个区分。进而我以为如果要强调蒙古、满内亚属性构建世界帝国(多主制),那么也要区分它与天下秩序的传统中华帝国观的关系。总之,也许本书的方法论启示意义远远超过了对具体事件的讨论。
评分翻译错漏比较多
评分主要是想看看罗志田的序
评分新奇费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