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1. 醫藥的起源遠古—公元前21世紀
1.1 衛生保健
1.1.1 居處
1.1.2 衣著
1.1.3 用火
1.1.4 導引
1.1.5 婚姻
1.2 醫藥知識
1.2.1 藥物
1.2.2 針灸
1.2.2.1 針法
1.2.2.2 灸法
1.2.3 外治法
1.3 其他幾種醫藥起源論
1.3.1 “醫源於聖人”
1.3.2 “醫源於巫”
1.3.3 “醫源於動物本能”
1.4 傳說中的醫學人物
2. 早期的醫藥衛生活動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夏—春鞦)
2.1 對疾病的認識和診治
2.1.1 對疾病的認識
2.1.1.1 甲骨文關於疾病的記載
2.1.1.2 固定病名的齣現
2.1.1.3 對自然條件與人體發病關係的認識
2.1.2 對疾病的診治
2.2 醫學理論的萌芽
2.2.1 相關的幾種哲學思想
2.2.1.1 氣、精、神
2.2.1.2 陰陽、五行
2.2.1.3 天人相應
2.2.2 病因學
2.2.3 預防醫學思想
2.3 藥物知識
2.3.1 藥物知識的積纍
2.3.2 酒的應用及其意義
2.3.3 湯液的製作
2.3.3.1 湯劑說
2.3.3.2 “五榖之液”說
2.4 衛生保健與醫事製度
2.4.1 衛生保健
2.4.2 醫學分科與醫事製度
2.5 醫與巫的鬥爭
2.6 古代醫傢
3.醫學理論體係的初步形成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戰國—三國)
3.1 諸漢墓齣土的醫書
3.1.1 馬王堆漢墓醫書
3.1.1.1 脈灸經
3.1.1.2 《五十二病方》
3.1.1.3 帛畫《導引圖》
3.1.1.4 竹木簡醫書
3.1.2 江陵張傢山漢墓竹簡醫書
3.1.2.1 《脈書》
3.1.2.2 《引書》
3.1.3 滿城中山靖王墓齣土的醫用文物
3.1.4 武威漢簡《治百病方》
3.2 早期的醫學理論著作
3.2.1 《黃帝內經》
3.2.1.1 《內經》的産生
3.2.1.2 《內經》的基本精神和成就
3.2.1.3 《內經》的影響
3.2.2 《難經》
3.3 藥物學的發展
3.3.1 戰國以來藥物學的發展概況
3.3.2 《神農本草經》
3.3.2.1 《神農本草經》的成書及其流傳
3.3.2.2 《神農本草經》的內容和成就
3.4 辨證論治原則的確立
3.4.1 戰國以來臨證醫學的發展概況
3.4.2 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
3.4.2 張仲景的生平
3.4.2.2 《傷寒雜病論》確立瞭辨證論治原則
3.4.2.3 《傷寒雜病論》對方劑學的貢獻
3.4.2.4 《傷寒雜病論》的影響
3.5 主要醫傢及其成就
3.5.1 扁鵲
3.5.2 淳於意及其“診籍”
3.5.3 涪翁與再傳弟子郭玉
3.5.4 華佗
4. 醫藥學的全麵發展公元265—960年(西晉—五代)
4.1 醫學理論的提高
4.1.1 古醫籍的整理和注釋
4.1.1.1 (內經》
4.1.1.2 《傷寒雜病論》
4.1.2 脈學的總結與普及
4.1.2.1 《脈經》
4.1.2.2 《脈訣》
4.1.3 病因證候學的探索
4.1.4 醫德規範的樹立
4.2 藥物學的進步
4.2.1 國傢藥典的誕生
4.2.2 藥物品種的豐富
4.2.3 分類方法的進步
4.2.4 藥物圖譜的創製
4.2.5 藥物炮製的規範
4.2.6 製藥化學的先聲
4.3 臨證醫學的顯著進展
4.3.1 針灸科
4.3.1.1 《針灸甲乙經》
4.3.1.2 其他
4.3.2 內科
4.3.3 婦産科
4.3.4 小兒科
4.3.5 外科
4.3.6 按摩科
4.3.7 骨傷科
4.3.8 五官科
4.4 綜閤性醫著
4.4.1 《肘後救卒方》
4.4.2 《韆金要方》與《韆金翼方》
4.4.3 《外颱秘要》
4.4.4 藏醫與<四部醫典》
4.5 醫學教育
4.6 中外醫藥交流
4.6.1 中朝醫藥交流
4.6.2 中日醫藥交流
4.6.3 中國與東南亞諸國的醫藥交流
4.6.4 中國與阿拉伯諸國的醫藥交流
5. 醫藥學的突齣成就與醫傢的創新公元960—1368年(宋—元)
5.1 醫政設施的進步
5.1.1 改進醫事管理
5.1.2 開設國傢藥局
5.1.3 發展醫學教育
5.2 古醫籍的整理與研究
5.2.1 醫籍的整理與刊行
5.2.2 方書的編著和發展
5.3 藥物學的發展
5.4 臨證各科的突齣成就
5.4.1 病因病機學
5.4.2 診斷學
5.4.3 解剖學
5.4.4 針灸學
5.4.5 內科
5.4.6 外傷科
5.4.7 婦産科
5.4.8 兒科
5.4.9 法醫學
5.5 金元醫傢的創新
5.5.1 劉完素——火熱論
5.5.2 張元素——髒腑辨證論
5.5.3 張從正——攻邪論
5.5.4 李杲——脾胃論
5.5.5 王好古——陰證論
5.5.6 硃震亨——相火論
5.6 中外醫藥交流
5.6.1 中朝醫藥交流
5.6.2 戶日醫藥交流
5.6.3 中國與東南亞諸國的醫藥交流
5.6.4 中國與印度、阿拉伯諸國的醫藥交流
6. 醫藥學在實踐和理論上的新發展公元1368—1840年(明—清·鴉片戰爭前)
6.1 藥物學與方劑學的發展
6.1.1 藥物學
6.1.1.1 《本草發揮》
6.1.1.2 《救荒本草》
6.1.1.3 《滇南本草》
6.1.1.4 《本草集要》
6.1.1.5 (本草綱目》
6.1.1.6 《本草述》
6.1.1.7 《本草備要》
6.1.1.8 《本草從新》
6.1.1.9 《得配本草》
6.1.1.1 0《本草綱目拾遺》
6.1.1.1 1《植物名實圖考》
6.1.2 方劑學
6.1.2.1 《普濟方》
6.1.2.2 《醫方考》
6.1.2.3 《祖劑》
6.1.2.4 《醫方集解》
6.1.2.5 《成方切用》
6.1.2.6 《炮炙大法》
6.2 溫病學說與人痘接種術
6.2.1 溫病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6.2.1.1 明以前有關溫病論述之梗概
……
7.近百年的中國醫學公元1840~1949年(鴉片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