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认为,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哲学家们是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后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之。因而,他在本书中,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例如,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的哲学,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希腊化时代的社会历史情况;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经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本书介绍了从5—15世纪基督教发展的知识。
本书的特点之二是,从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本书中所要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本身的优越性为选择标准,而是更加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他们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占有一席地位。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罗素是个著名的哲学家,他对哲学和社会生活有独特的认识,对哲学发展史有独到的理解,本书由他一个独自写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对西方哲学史发展的线索,及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的认识。
话说回来,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也就是罗素或多或少带着的一种主观思想,让人读的深刻而不生硬,流畅而不流俗,幽默而不幽暗。
评分本书的“瑜”是作者对历史上各哲学学派的解读,以及将它们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注重分析其彼此渊源承继等关系的方法。 瑕疵则主要在于翻译。必须承认译者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从书后长而详尽的译名对照表,以及文中不时穿插的带考辨性质的脚注即可看出。但是,或许是由...
评分对这样的著作,我想读她的方式应该是每天读几页,然后自己品味揣摩,如同品茶,不能象喝白开水那样牛饮。 当然也可能是我的哲学功底太差的缘故吧。
评分 评分千百年来无数哲人思维的精要尽收于本书之中,相信罗素也是想处于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审时度势,来评点这些先辈,说是哲学史更不如说是哲学人物大全。人的思维脱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主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所以如此看来,一门所谓的科学必然尤其历史和社会的局限性,想要去解决当今...
时而单句信息量爆表,时而像隔壁大爷絮絮叨叨。深入浅出太适合入门了。读起来非常有意思。。。翻译得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
评分(●'◡'●)ノ♥ 最后95页都是索引真是太好了~还以为今天看不完了呢
评分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启蒙书。读完会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整个框架有一个清晰了解。但是有一点很不好,罗素参杂很多个人喜恶,尤其是对我很喜欢的两位--卢梭和尼采的各种讽刺和贬低,他们的哲学价值也没有展现出来。辩证的看待~ 2012.5.16
评分更喜欢下卷
评分二流,非专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