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认为,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哲学家们是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后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之。因而,他在本书中,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例如,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的哲学,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希腊化时代的社会历史情况;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经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本书介绍了从5—15世纪基督教发展的知识。
本书的特点之二是,从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本书中所要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本身的优越性为选择标准,而是更加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他们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占有一席地位。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罗素是个著名的哲学家,他对哲学和社会生活有独特的认识,对哲学发展史有独到的理解,本书由他一个独自写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对西方哲学史发展的线索,及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的认识。
话说回来,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也就是罗素或多或少带着的一种主观思想,让人读的深刻而不生硬,流畅而不流俗,幽默而不幽暗。
评分下卷的翻译不如上卷,语言逻辑都不流畅。为什么还要限制评价的字数。还要写呀,有完没完了,摆脱了。 有好的版本吗?。。。。。。。。。。。。。。。。。。。。。。。。。。。。。。。。。。。。。。。。。。。。。。。。。。。。。。。。。。。。。。。。。。。。。。。。。。...
评分话说回来,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也就是罗素或多或少带着的一种主观思想,让人读的深刻而不生硬,流畅而不流俗,幽默而不幽暗。
评分西方哲学史(下卷) 卷三 近代哲学 第一篇 从文艺复兴到休谟 理论科学史企图了解世界的科学。实用科学史企图变革世界的科学,自始以来就是重要的,而且重要性还一直不断地增长,最后几乎把理论科学从一般人的心念里驱逐了出去。 科学技术需要有在单一的指导下组织起来的大...
评分个人水平有限,用手机匆匆看完了《西方哲学史》,不仅仅是消化不了,可能大部分都没进食道。不过这不妨碍我开心地读完此书。 做笔记,我也不合格,只随手抄了几段透着小小幽默的。重读时再多补些。 讲开普勒 “是说明人假若没有多大天才,凭毅力能达到说明成就的的一个最显著...
当自己看到各大家的观点,自己几乎都被说服的时候,罗素就跳出来喊不同意。罗素的“多嘴多舌”一方面证明的我自己本身的无知,一方面说明了总有些所谓的真理是带有强烈的欺骗色彩,而各种学说之间的对立也说明的必有一方,或者甚至是双方都存在着谬误。
评分博而不精
评分虽然很多人指责本书罗爵爷个人色彩浓厚,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它。这本书哪里是在讲哲学史,让人感觉分明是在听爷爷讲故事,亲切而生动。
评分浪漫主义:享受狼与羊群的强烈差异,兴奋的旁观狼扑入羊群却从未考虑后果。赫拉克利特:灵魂应是干燥高尚的,醉酒使灵魂湿而低贱最终趋向死亡。柏拉图:世界类似岩洞,我们躲在其中窥视外面的世界,却只能看到现实世界的阴影。阿拉克萨格拉:一切由心支配,心纯粹有无穷力量,将轻浮展现表面,沉重藏于心底。留伯基: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万事万物皆有因,都是必然。苏格拉底: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活还是死去更好只有神知道答案。主观唯心有时反而格外受用,每个神明般人物的小怪癖缺点反而让他们的形象更丰满和可敬。读到古希腊人伟大的思想让人兴奋,让人感到低微而不足。
评分而作为全书的后半部分,越是离现代近,罗素便就显得越发不够客观..这本身是无法可想的事情,因为你得到的资料越不客观,方向越分歧,诠释就会越困难..如果这不是罗素,即使是现代作品,同样也可以五星;可惜,这是经典,故只能三星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