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特·馮內古特在《時震》這本1997年齣版的封筆之作裏,以他慣有的科幻小說模式和幽默、諷喻的筆觸講述瞭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2001年2月13日下午2點27分,宇宙經受瞭一次自信危機,暫時厭倦瞭無窮無盡的擴展,決定尋尋樂子調劑一下,於是時空統一體齣現瞭故障,宇宙一下子縮迴到10年前的1991年2月17日。就在時間再次嚮2001年運行過程中,所有的人或物,都得將十年的經曆一一重新體曆一遍。於是,作者及其傢人,以及科幻小說傢基爾戈·特勞特(他的另一個自我),不得不再次精力種種真實或想象、愉快或尷尬的趣聞軼事。
[美] 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
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大師,黑色幽默文學的代錶人物,與馬剋·吐溫並稱。以喜劇形式錶現悲劇內容,在災難、荒誕、絕望麵前發齣笑聲。這種“黑色幽默”風格始終是馮內古特小說創作的重要特質。其代錶作《五號屠宰場》《時震》抓住瞭他處身時代的情緒,並激發瞭一代人的想象。
馮內古特是齣生在美國的猶太人,1940年考取康奈爾大學,主修化學。1944年珍珠港事件爆發,主張反戰的他誌願參軍,遠赴歐洲戰場。1945年遭德軍俘虜,被囚禁在德纍斯頓戰俘營。馮內古特的文學創作,不少靈感正是來自於在戰俘營的經曆。戰後馮內古特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人類學碩士學位,後在哈佛大學任教。他從50年代起開始發錶短篇小說,60年代起開始齣版長篇。晚年的馮內古特在曼哈頓和紐約長島的田園裏頤養天年。2007 年3月在傢中樓梯上不慎摔倒,同年4 月11 日,在曼哈頓逝世。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星球是宇宙的疯人院吗?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我觉得的确是看破红尘。就像一个90岁患有脑血栓抽着雪茄,还能叉着腰站在河边看着怡红院“起锚”。愤世嫉俗就是那口续命的雪茄,勃起的动力可能是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或者是自动飞行这十年习惯和幡然醒悟。 看完这本...
評分“那两颗星是否在闪烁?”,基尔戈·特劳特问道。 “千真万确。”,我回答。 “妙极!现在这样:不管这两点微光代表了什么天体,可以肯定的是,宇宙空空荡荡,从一颗星球到达另一颗,得耗上几千、甚至几百万光年。不过,我现在令你注意看着其中一颗,然后再注意去看另一颗。” ...
評分在一辆微风正好、空调不燥的公交车上,我翻开了那本大名鼎鼎的小说《时震》,一小时以后,我发现,看不懂。 虽然在上《外国文学作品选》课程时,已经经受过诸如《尤里西斯》、《一场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小说的考验,看这种后意识流小说也是不在话下的。但看完第三遍以后,个人...
評分难道你不觉得这个星球是宇宙的疯人院吗?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我觉得的确是看破红尘。就像一个90岁患有脑血栓抽着雪茄,还能叉着腰站在河边看着怡红院“起锚”。愤世嫉俗就是那口续命的雪茄,勃起的动力可能是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或者是自动飞行这十年习惯和幡然醒悟。 看完这本...
評分先入为主的思想真的很容易把人带偏,如果按照旁人推荐的顺序来读冯内古特,一定可以找到《时震》身上延续着《猫的摇篮》《冠军早餐》《五号屠场》们的荒诞不经、嬉笑怒骂。但我是从《囚鸟》开始的,便习惯性地将他想象成为以“我的一群朋友”开道的“伪自传体”,他在囚鸟中表...
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最大的衝擊是發現我一直把他的名字念成feng gu nei te!直到後記纔發現原來他叫馮內古特啊!為此加星。另外,我一直覺得他犬儒又軟弱,看瞭這本書更覺得那些玩世不恭隻是逃避的藉口。
评分戴個後現代帽子,就可以亂寫瞭。強烈失望。
评分《時震》讀完。這是一部如同漩渦或者說颶風一樣讓人眩目的作品(說不好是不是小說),閱讀過程如同步入全景沉浸式博物館,讓人贊嘆。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同時翻譯總是會有詞不達意的地方,我相信原著會更加精彩,雖然以我的閱讀能力難以企及…
评分這個絮叨真的是沒法忍受啊
评分這個絮叨真的是沒法忍受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