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冯内古特在《时震》这本1997年出版的封笔之作里,以他惯有的科幻小说模式和幽默、讽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2001年2月13日下午2点27分,宇宙经受了一次自信危机,暂时厌倦了无穷无尽的扩展,决定寻寻乐子调剂一下,于是时空统一体出现了故障,宇宙一下子缩回到10年前的1991年2月17日。就在时间再次向2001年运行过程中,所有的人或物,都得将十年的经历一一重新体历一遍。于是,作者及其家人,以及科幻小说家基尔戈·特劳特(他的另一个自我),不得不再次精力种种真实或想象、愉快或尴尬的趣闻轶事。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马克·吐温并称。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这种“黑色幽默”风格始终是冯内古特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质。其代表作《五号屠宰场》《时震》抓住了他处身时代的情绪,并激发了一代人的想象。
冯内古特是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1940年考取康奈尔大学,主修化学。1944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主张反战的他志愿参军,远赴欧洲战场。1945年遭德军俘虏,被囚禁在德累斯顿战俘营。冯内古特的文学创作,不少灵感正是来自于在战俘营的经历。战后冯内古特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任教。他从50年代起开始发表短篇小说,60年代起开始出版长篇。晚年的冯内古特在曼哈顿和纽约长岛的田园里颐养天年。2007 年3月在家中楼梯上不慎摔倒,同年4 月11 日,在曼哈顿逝世。
先入为主的思想真的很容易把人带偏,如果按照旁人推荐的顺序来读冯内古特,一定可以找到《时震》身上延续着《猫的摇篮》《冠军早餐》《五号屠场》们的荒诞不经、嬉笑怒骂。但我是从《囚鸟》开始的,便习惯性地将他想象成为以“我的一群朋友”开道的“伪自传体”,他在囚鸟中表...
评分先入为主的思想真的很容易把人带偏,如果按照旁人推荐的顺序来读冯内古特,一定可以找到《时震》身上延续着《猫的摇篮》《冠军早餐》《五号屠场》们的荒诞不经、嬉笑怒骂。但我是从《囚鸟》开始的,便习惯性地将他想象成为以“我的一群朋友”开道的“伪自传体”,他在囚鸟中表...
评分疯狂的世界 “多数人在平静而绝望中生活。”时间将我们带向人生的归处,可对于人生的某一个节点,我们都曾想过重回过去,那样或许就可以改变些什么。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时间具有绝对的不可逆准性,就算是重回过去我们仍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结局的发生。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库...
评分预言中的现实 “我们就是到尘世里随意走一回,不要相信那些对此胡言乱语的人”——《时震》 想过时光倒流吗?假若时光倒退十年,我们需要把以前所要经历的重新再经历一遍,而我们需要面对的是那些想要改变但在时光里无法改变的结果。这就是一场昨日重现,我们没有这样重回过去...
评分疯狂的世界 “多数人在平静而绝望中生活。”时间将我们带向人生的归处,可对于人生的某一个节点,我们都曾想过重回过去,那样或许就可以改变些什么。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时间具有绝对的不可逆准性,就算是重回过去我们仍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结局的发生。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库...
这本书的逻辑和写法已经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只能看个大概懂。我也希望经历个10年的时震,重新过一次过去的十年。
评分冯内古特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貌似看上去没有中心,没有情节,没有开头和结尾,没有前后时间的顺序,甚至也没有逻辑规律,人物的行为没有明显的动机和目的。至少,读上去并不能感受到作者有想要说明的观点,也没有感觉任何叙事性、故事性的阅读愉悦感,没有满足普通意义上的期待。我承认我看完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感受,与《五号屠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冯内古特在预设了“时震”效应后,整部书都架构在一个一个的场景上,就像舞台一幕一幕的剧一样,中间也穿插了大量的简短的故事啊甚至碎碎念什么的。书中的后记部分说冯内古特是后现代主义的大师人物,从这部书的阅读体验来说,想必这种风格也就是其中之一吧。再说回冯在《时震》中讲述的一幕幕没啥关联的故事、还有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什么的,依然还是给我一种轻微犬儒的感觉。
评分世界打了个喷嚏
评分看这种吐了一辈子的槽却也知道完全没有任何solution,只能继续吐80多岁还能吐出满满一本,估计他自己也很不爽,怪不得说写完这本再也不写了。另外这种书英文应该比翻译的好看吧。
评分勉强翻完,太没劲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