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思现代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理论和方法的“学术史论”性质的著作。作者用现象学的方法悬置了历史上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客体,重点以“民”或“民俗”这一核心概念为主线,探讨了中外民间文学话语的现代性特征,又以精神分析与现代民间文学话语在现代性语境中的发生为切入点,讨论了现代学术在方法论和对象建构方面共同体现的现代性原则。因此,本书也是作者立足跨文化对话的立场对国际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所做的理论思考和学术史的梳理。
读者对象:文学特别是民俗学研究人员及该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想象,颠倒,构造,他者是书中的关键词,神奇的和上学期读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和文艺学读的现代性理论联系起来……附录的两篇阿兰·邓迪斯的经典文章:《美国的民俗概念》《民俗理论的退化论前提》读来收获很大
评分有自己的方法论特点,但是连接两个基本命题,可行性需要时间的发展
评分老师推荐
评分学好语言之后可以在针对一些跨文化的著作翻译以及学者思想差异之间完成和好的转译,sehr gut~
评分太厉害了。这本书的笔记要时常拿出来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