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的感觉

终结的感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朱利安·巴恩斯
出品人:
页数:193
译者:郭国良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29.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28119
丛书系列:朱利安·巴恩斯作品
图书标签:
  • 朱利安-巴恩斯
  • 小说
  • 英国文学
  • 英国
  • 布克奖
  • 朱利安·巴恩斯
  • 外国文学
  • 文学
  • 终结
  • 感觉
  • 哲学
  • 存在
  • 孤独
  • 命运
  • 觉醒
  • 反思
  • 末日
  • 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1年布克奖获奖作

一本真正聪明又令人宽慰的书

连续半年稳居多国畅销榜单

入选23家主流媒体年度好书

《纽约时报书评》:巴恩斯是艾米斯—麦克尤恩—希金斯同代作家中,在最具创新精神的作家。

当记忆欺骗了你,谁才能解读你的人生?

陆建德长文导读 深度解读记忆之谜

—— ———————————————————————————————

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生托尼有两个好友,三人爱读书也热衷于谈论性,常聚在一起调侃戏谑。后来博学睿智的艾德里安也加入了他们,他的加入让这个小圈子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成年后的托尼结婚又离婚,退休后他的生活平静无扰。然而,一份旧日女友母亲的遗嘱改变了他生活的轨迹,迫使他回首探寻当年的谜团。他发现,曾经笃信的回忆变得疑窦丛生,曾经温良无害的自己变得面目模糊。

作者简介

朱利安•巴恩斯(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父母皆为法语教师,哥哥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妻子帕特•凯伐纳是著名的文学经纪人。巴恩斯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

“聪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八十年代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获各大文学奖项无数,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大奖,同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巴恩斯也深得法国读者的好感,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法国梅第奇奖和费米娜奖的作家,并先后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军官、司令勋章,堪称在法国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部
第二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觉得你可以预料岁月可能带来的痛和凄凉。你想像自己孤身一人,离了婚,寡居;孩子们长大后离你而去,朋友们逐渐死去。你想像自己失去了地位,失去了欲望——以及欲望的能力。你可能会进而考虑自己朝死亡而去,无论你能唤来多少陪伴,这过程也只能独自...  

评分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觉得你可以预料岁月可能带来的痛和凄凉。你想像自己孤身一人,离了婚,寡居;孩子们长大后离你而去,朋友们逐渐死去。你想像自己失去了地位,失去了欲望——以及欲望的能力。你可能会进而考虑自己朝死亡而去,无论你能唤来多少陪伴,这过程也只能独自...  

评分

近三十年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英国作家似乎无论是在写作风格上、作品内容上还是在个人经历上都与我们传统印象里英国作家相去甚远。比如说“英国文坛移民三杰”,比如说政治倾向与女权主义倾向明显的多丽丝-莱辛,比如说自始至终喜欢剑走偏锋的麦克尤恩等等。相对于以上这些作...  

评分

书摘: 这整个追究责任的行为难道不就是一种逃避吗?我们责备某个个人,目的就是为其余人开脱罪责。或者呢,我们归咎于历史进程,为一个个个体免责……在我看来,似乎有——或者曾经有——一条个体责任链,所有责任不可或缺,但此链并非无限之长,不然谁都可以轻率归咎于他人...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就是那种很精明很透彻但没什么余温的好小说,题材很小,记忆、青春、激情、媚俗、不朽,是“人性的,太人性的”,巴恩斯在这其中穿梭的游刃有余,带着他一贯的清晰和嘲讽,和漂亮的不到了的语言,无敌的叙述与议论交织的技巧。但说到“记忆的粉饰与篡改”这个主题,我更喜欢罗斯美国牧歌里那个长长的对最好的年代乡愁式的回忆,那里有一种“跌落”。不过不应该从英国作家身上期待这种东西。

评分

读到一半感到极为不适和不快。因为叙事口吻。个人的历史、记忆的不可靠、自我的边界…此书充分证明年轻的“精彩”,想想当年的历史课再比对四十年后。在生命终结以前,谁能躲过可能性的终结。

评分

这种喋喋不休的个人史真无聊透了,跟一个娘娘腔的苍蝇在你耳边似的 谁他妈关心你那知识分子岁月小静好啊还是心灵小震颤啊

评分

2017年已读027:关于个体记忆对真相的篡改以及个人历史中的自欺欺人,记忆就像一件百衲衣,它不仅记录真实也记录假象,或者说它储藏的是自以为是的真实。这部两段式的小说就像是穿越了记忆的暗黑河流,识破所有虚饰与伪装,最终水落而石出,抵达谜底。关于历史与记忆、真实与虚假的思辨还不错,但也愈发显得这个包裹在其中的故事太过贫瘠(尤其是结局,如此突兀),而在这个空洞的故事的衬托之下,那些闪闪发光的句子也就成了无根浮木,有理,但无情。不知道同名电影会怎么呈现,改动应该不少。

评分

3.5 书店随便买的,用途是在飞机上读完。可能是情绪问题,现在想来,真的纯粹是知识分子臆想与小资产阶级趣味,其主题是村上春树级别的。一种优越的感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