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的感觉

终结的感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朱利安·巴恩斯
出品人:
页数:193
译者:郭国良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29.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28119
丛书系列:朱利安·巴恩斯作品
图书标签:
  • 朱利安-巴恩斯
  • 小说
  • 英国文学
  • 英国
  • 布克奖
  • 朱利安·巴恩斯
  • 外国文学
  • 文学
  • 终结
  • 感觉
  • 哲学
  • 存在
  • 孤独
  • 命运
  • 觉醒
  • 反思
  • 末日
  • 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1年布克奖获奖作

一本真正聪明又令人宽慰的书

连续半年稳居多国畅销榜单

入选23家主流媒体年度好书

《纽约时报书评》:巴恩斯是艾米斯—麦克尤恩—希金斯同代作家中,在最具创新精神的作家。

当记忆欺骗了你,谁才能解读你的人生?

陆建德长文导读 深度解读记忆之谜

—— ———————————————————————————————

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生托尼有两个好友,三人爱读书也热衷于谈论性,常聚在一起调侃戏谑。后来博学睿智的艾德里安也加入了他们,他的加入让这个小圈子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成年后的托尼结婚又离婚,退休后他的生活平静无扰。然而,一份旧日女友母亲的遗嘱改变了他生活的轨迹,迫使他回首探寻当年的谜团。他发现,曾经笃信的回忆变得疑窦丛生,曾经温良无害的自己变得面目模糊。

作者简介

朱利安•巴恩斯(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父母皆为法语教师,哥哥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妻子帕特•凯伐纳是著名的文学经纪人。巴恩斯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

“聪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八十年代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获各大文学奖项无数,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大奖,同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巴恩斯也深得法国读者的好感,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法国梅第奇奖和费米娜奖的作家,并先后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军官、司令勋章,堪称在法国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部
第二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History, to some degree, is indeed the lies of the victors and the self-delusions of the defeat. But when it comes to terms with life, the very core of what happened in the time we live in, is there, or can we possibly state who is the victor and who is t...

评分

评分

我钦羡那些勇于做自己的人,因为这么做不容易,也不是谁都能做到。 接纳真实的自己一点都不简单,不是谁都愿意去碰自己潜意识的暗流,以及直面这种触碰带来的不安和恐惧。大多人都会选择一种更稳妥和容易的方式来“做自己”,比如美化记忆,不去想潜意识里的暗流。我也这么选择...  

评分

刊于《经观书评》 “过去永远不会死,它甚至还没有过去。”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在《修女安魂曲》里的这句经常被引用的名言在朱利安·巴恩斯获得2011年布克奖的小说《终结的感觉》里找到了回应。这部200页都不到的短小作品远比它看上去有份量。《终结的感觉》是对时间(主...  

用户评价

评分

就是那种很精明很透彻但没什么余温的好小说,题材很小,记忆、青春、激情、媚俗、不朽,是“人性的,太人性的”,巴恩斯在这其中穿梭的游刃有余,带着他一贯的清晰和嘲讽,和漂亮的不到了的语言,无敌的叙述与议论交织的技巧。但说到“记忆的粉饰与篡改”这个主题,我更喜欢罗斯美国牧歌里那个长长的对最好的年代乡愁式的回忆,那里有一种“跌落”。不过不应该从英国作家身上期待这种东西。

评分

就是那种很精明很透彻但没什么余温的好小说,题材很小,记忆、青春、激情、媚俗、不朽,是“人性的,太人性的”,巴恩斯在这其中穿梭的游刃有余,带着他一贯的清晰和嘲讽,和漂亮的不到了的语言,无敌的叙述与议论交织的技巧。但说到“记忆的粉饰与篡改”这个主题,我更喜欢罗斯美国牧歌里那个长长的对最好的年代乡愁式的回忆,那里有一种“跌落”。不过不应该从英国作家身上期待这种东西。

评分

小说本身五星这没话说,但翻译太生硬了吧,巴恩斯语言中的柔软、悠扬、伤感根本没法体现出来。还有就是,前面的导读顶多介绍介绍作者就好了,干嘛大量剧透,还有隐喻象征之类的解读,这些难道读者不会自个儿在阅读时获得么,这样做真是没自信啊。

评分

作者存在感盖过故事自发性,议论篇幅多过情节的小说。所以占内容大部头的人生感悟将决定小说的精彩程度…可似乎…这里的自我抒发有点过度了,看完印象最深的不是它想讲述的记忆不可信等有关时间、历史、记忆的主题,而是厌恶主角自大的、情绪化的叙述模式。还有一个硬伤是虎头蛇尾,小说结尾处,反转的包袱抖完了,便匆匆结尾,兴许是想留住读者的震惊感,但由于和一贯的哲理叙述风格太不一致,所以非但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还让结尾的反转变得像狗血的翻盘,连带着小说境界都降低了…不得不让人怀疑作家是不是笔力不足……

评分

3.5 书店随便买的,用途是在飞机上读完。可能是情绪问题,现在想来,真的纯粹是知识分子臆想与小资产阶级趣味,其主题是村上春树级别的。一种优越的感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