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19: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的作者以与众不同的研究视角,透彻分析了希特勒反犹行为的本质——反对“犹太布尔什维主义”。与犹太人从朋友到仇敌,从亲近到反目,不只是希特勒的个人历史,也是那个时代的发展轨迹。
“一战”的战败让德国人变得疯狂,在他们急需发泄挫败感之际,犹太人正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当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红色革命与反对犹太人被混淆在一起,人类的灾难便“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德)拉尔夫·乔治·劳埃特(Ralf Georg Reuth),1952年出生于德国的弗兰肯,大学时主修历史和日耳曼语言文学,1983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导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希尔伯格鲁。拉尔夫·乔治·劳埃特是《星期日世界报》的首席记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传记作家,著有戈培尔、希特勒和隆美尔等人的传记,还是《戈培尔日记》的编选者。
标题很吓人,但是这就是作者这本书带给我的新鲜信息之一,应该说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还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的。 作者在书中不断批评过去三本不同时代研究希特勒的里程碑巨著:布洛克的《大独裁者:暴政研究》以及费斯特的《希特勒传》和克肖的《希特勒》,认为他们错误的认识了...
评分一战期间,德国政府为了能使俄国陷入混乱,全力支持布尔什维克革命,结果革命的熊熊火焰又很快烧回了德国。列宁在1918年10月20日的党的会议上说:"我經常被指利用德國的資金贏得了革命。這一點我從未否認過。今天我要補充完這句話,那就是我們將用德國的錢在德國也上演這樣一場...
评分一战期间,德国政府为了能使俄国陷入混乱,全力支持布尔什维克革命,结果革命的熊熊火焰又很快烧回了德国。列宁在1918年10月20日的党的会议上说:"我經常被指利用德國的資金贏得了革命。這一點我從未否認過。今天我要補充完這句話,那就是我們將用德國的錢在德國也上演這樣一場...
评分当社会发生危机时,挑动对立的族群关系是一个百试不爽的矛盾转移高招。从本书看来,希特勒完全是一个被害妄想症患者,他将犹太人视为危害德意志民族的的害群之马,当那种天下兴亡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爆发得淋漓尽致之时,正是世界毁灭之日。让我感到困惑的是犹太人在西方社会所扮...
评分知识储备不足,阅读凌乱。当社会发生危机时,挑动对立的族群关系是一个百试不爽的矛盾转移高招。从本书看来,希特勒完全是一个被害妄想症患者,他将犹太人视为危害德意志民族的的害群之马,当那种天下兴亡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爆发得淋漓尽致之时,正是世界毁灭之日。
评分副标题“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是完全误导读者的,书中主要是对主流的几本希特勒传记的关于其反犹思想起始时间的驳斥,认为希特勒在1919以后才开始仇犹的,并不是主流说法中一开始就是仇视犹太人的,这是主标题1919大逆转的来历。关于希特勒反犹时间的界定并没有绝对的说服力,但是对希特勒思想的一些变迁以及当时的德国人思想上把犹太人等同于布尔什维克进而认为犹太人将会颠覆世界的观点作了论述,值得在今天我们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之下思考怎样取舍信息的重要性!!
评分索尔仁尼琴:在前线的契卡、前线和后方的执行委员会以及苏共中央里,立陶宛人和犹太人的比例非常高。亨利福特:国防和宣传部门,供职的全是犹太人。威廉二世:“除了列宁之外,布尔什维克的其他领导人都是犹太人。”威尔逊:在我看来,布什维克是犹太人领导的。丘吉尔:“在苏联国家机器中犹太人的特权甚至更大。”庇护十二世: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层就是俄国人和犹太人。托马斯曼:“俄国犹太人,由激进的犹太知识分子和斯拉夫的救世主幻想结合而成的炸弹。”材料引的很多,作者得出来的结论却是整个欧洲中了反犹主义的邪,以至于“各国皇室和民主政府都被一网打尽。,“即使连知识分子也将犹太人和布什维克主义革命者混为一谈。”
评分对希特勒的介绍比较客观,译笔也是我近来看过有关希特勒的书籍中最好的!
评分犹太之友-一战依赖军队-凡尔赛和约-反布尔什维克-反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